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大跃进”运动的成绩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施行
2019-08-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学考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2 . 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如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016-12-13更新 | 49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10月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1978—2002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趋势图。据图可知,乡镇企业发展(       

(注:1978—1983年只包括乡办和村办两级企业,1984年后还包括组办、联户办及个体企业。)
A.源于对外开放进程深入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D.说明了城市改革成效显著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华法系的发展具有原生性,同时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反对秘密性的奴隶制法,反对“习惯法”,提出:“法者,编著之图藉,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他认为统治者要“上法而不上贤”,认为“道法者治”。商鞅曾说:“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韩非进一步强调了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

——摘编自李彦东等《中国文化名著选读》

材料二   经两次战斗,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十一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双方使臣在尼布楚开始谈判。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签字后即行互换。

——江耀琴《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1898年,清政府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2年,颁布修律上谕,谴派官员将现行一切律例,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要为拟议;1904年,颁布了《公司律》。在公司的类型确定上,《公司律》最大的贡献是首次从法律的形式上正式确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相比于以前的官督商办,确立了股权面前人人平等的条款,“附股人不论官职大小,……与五职之附股人均只为股东,一律看待”。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涉外经济区域,各类涉外经济主体的涉外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都需要法律的有效调整。2001年以来,国家又对许多涉外法律作出较大修改,以使其符合形势的需要。

——摘编自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的“法律”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韩非子在法家思想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尼布楚条约》签署的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从政府政策的视角,指出1904年《公司律》颁布的历史背景,说明该律颁布的积极影响。②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系列“特殊的涉外经济区域”,分析我国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图析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对下列图表的正确解读是(     
A.2010年中国入世推动GDP的增长B.曲线反映了中国经济总量出现波动
C.改革开放是GDP增长的重要因素D.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6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三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有哪些?
7 . 有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他在这一时期
A.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
B.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
C.指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D.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