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样式宜解放》的评论,称服装应该解放些,提倡男同志穿西服、两用衫,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这一评论体现了当时(     
A.服装样式变迁成为社会共识B.市场经济推动服装潮流变化
C.思想解放仍有待进一步深入D.服装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至此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致富”的途径和方式不再限于“体力劳动”,并扩展到“体力劳动以外的技能、经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一变化表明(  )
A.改革实践不断对理论提出要求B.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
C.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思想解放
2024-01-15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一份特殊的营业执照一一工商证字第10101号,这是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这反映了当时(     
A.思想观念得到解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工业结构发生转变D.青年成为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为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随后对食用植物油、棉花、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它们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2023-07-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太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下列讲话和谈话,引领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些言论所涉及的历史进程,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
②“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④“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④②③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
2023-05-30更新 | 47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27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这一变化根源于(     
A.世界政治经济联系加强B.学术研究的转型
C.大众化和民主化的促进D.改革开放的推动
2023-04-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业现代化主要是靠机械、化肥、水利和电气。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制度创新、价格机制、非传统要素投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由此可知,这一转变(     
A.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B.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0 . 1992年初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为中国的发展答疑解惑,还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实现了观念和体制的突破。据此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       
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B.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思想D.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