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导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败一成的关键因素是(     
A.是否坚持土地公有制
B.是否有先进理论做指导
C.是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是否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
2024-03-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从“觉醒”到“复兴”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先驱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艰辛的探索。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气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1)鸦片战争后,先行者逐渐觉醒,探索国家出路。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时间轴

(2)综合上述材料,以下对先行者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B.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的运动
C.实现从器物到制度的探索D.解决了近代中国根本问题
(3)归纳以下三幅图片,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气象,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并从空间上归纳三幅图的特征。

图片一:1919.6 上海工人罢工       图片二: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翻译(在上海出版)


图片三:1920《中国共产党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实现了民族复兴。将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任选其二,简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开辟了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
       
A. 开国大典(油画)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报》
C.井冈山会师(油画)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2024-02-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3 . 重温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中提出的奋斗口号,是学习党史的方式之一。

1.以下是小李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著名口号,请将右侧的口号与左侧的时期相对应(填写字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 “人民公社好”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C. “工农武装割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E.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探索( )F.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上述口号中,与“皖南事变”后中国局势有关的口号是____(填写字母)
3.上述口号中忽视当时国情,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____(填写字母)
4.在“工农武装割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     
A.井冈山B.瑞金C.遵义D.延安
5.下侧是小李收藏的宣传画,画面中口号应流行于____时期(填写数字)

6.依据所学,你怎样理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口号的变化?
2023-08-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4年高一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4 . 改革开放。

某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主题为“改革开放”的课题研究。教师通过资料检索,出示材料一。

材料一   



   

(1)上述六张图片分别从哪一领域彰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师提供经调查访问后收集到的口述回忆,出示材料二

材料二   农民干活的积极性高了,也能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富余劳动力有做工的,有养殖的,有做买卖的、搞运输的,收入都大大增加……1975年、1976年全部靠集体,我们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00元,到1981年,人均年收入超过了500元,增加好几倍……到这个时候,不单单是我们改变了,整个广东乃至全国都在变了。

——原中山县板芙公社里溪大队党支部书记林德成


(2)这则口述回忆可与材料一中哪张图片反映的信息相互佐证?简述理由。
(3)以下是小钱同学以“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主题,收集的相关史事与理论,请你按照推进的历程排序(填写字母)
A.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E.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F.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若要深入探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除了上述材料,我们还可以挖掘哪些有效资源?
2023-06-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走向世界的中国

自秦汉以来,中国逐步走向广阔的外部世界,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对外交往史。


(1)请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     
A.早期西学东渐
B.甲午战争
C.加入世贸组织
D.开眼看世界
E.佛教远播日本、朝鲜
F.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G.重返联合国
H.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
(2)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中国商品有(     
①丝绸②青铜器③瓷器④烟草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在13世纪前到15世纪前期的两百年内,欧亚大陆上,中国与欧洲的直接联系被打通,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蒙古帝国的建立B.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C.新航路的开辟D.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4)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5)下图为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图片上方英文为“年度人物”,下方英文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结合所学,从内部与外部的视角,你认为《时代》杂志视邓小平为“中国新时代的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2023-05-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纱厂“新生”。

吴淞社区小王同学报名参加了小区组织的“故乡行走一日游”活动,活动的目的地是“半岛1919文创园区”(位于蕰藻浜与泗塘河交汇形成的半圆地带)。

小王同学发现文创园区曾经是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的旧址,纺织机、运煤输送带、出渣口、钟楼等这些带着纱厂历史印记的元素也被一一保留下来,曾经的厂房、车间、仓库而今被改造成为设计工作室、艺术展示空间、婚礼会馆、创意体验中心等文创产业聚集地,旧时的纱厂重获新生。

活动结束后,小王同学收集与整理有关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的资料供学习

材料一   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大事年表   

大中华纱厂华丰纱厂
1919年,上海聂氏家族发起筹建大中华纱厂
1922年,正式开工,其规模和设备在当时是中国第一流,雇工上千
1925年,纱厂由郭氏家族永安纺织公司收购,改名为永安纺织二厂
1930年,增设永安四厂
1942年,日商强制组成永丰公司
1945年,郭氏家族收回永安二、四厂
19559月公私合营永安第二棉纺厂
1920年,沪上巨商王正廷、张英甫等人集资创办华丰纱厂
1921年,建成投产
1926年,出售给日华纺织株式会社第八厂(日资)
1931年,改名为华丰工场(日资)
1943年,改名为吴淞工场(日资)
1946年,国民政府接管,改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八纺织厂
1950年改名国营上海第八棉纺织厂
1958年,公私合营永安第二棉纺厂、国营上海第八棉纺织厂合并组成国营上海第八棉纺织厂,成为上海生产力最大的纱厂,员工超万。
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纺织业开始调整转型,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科技+时尚”转型。
2008年,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对上海第八棉纺织厂进行了全面重新改造,转型为“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上海“滨水时尚新地标”。
2014年,纱厂遗址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材料二   ……民国11年以后,民族棉纺织业受到日商企业的排挤和打击,……大中华纱厂第二次招股未能足额,……只好承办公司债,承受高额利息重负。加上外商纱厂联合压低纱价的倾轧,终于使这家开办不到3年的模范工厂被迫出售。

——摘编自《上海纺织工业志》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纱布进口锐减,市价突飞狂涨,纱厂连年大利,给中国发展棉纺织业以良机……。至民国11年,上海新设华商纱厂19家,新增纺锭487222枚,占全国新增华商纺锭的47.6%。

上海棉纺织业的建厂高潮转瞬即逝,接着进入萧条时期。……从民国20年到1949年,上海纺织工业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阶段。……上海沦陷后,租界以外的华商厂均被“军管理”,由日军委托日商纱厂经营,倍受掠夺。……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棉花来源断绝,交通阻隔,纺织品销路锐减。两年后,日伪又对纱布实行强制收购,上海的纺织工业又一次陷入困境。

抗战胜利初期,由于原棉缺乏,电力不足,资金短缺,纺织企业的开工率一般只有50%左右。……但是,随着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崩溃,上海纺织工业再度陷入困境。民国37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同时施行物价管制,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此举使上海民营纱厂遭受巨大损失。

——摘编自《上海纺织工业志》


(1)材料一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创办初期的企业性质是(单选)
A.外资企业   B.洋务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国营企业
(2)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纺织业开始调整转型的背景是(单选)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依据材料二,概括大中华纱厂被迫出售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三,概括民国时期上海民营纱厂的经营状况。
(5)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纱厂“新生”?
2023-03-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1987年中国大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       2013年西班牙马德里街头兵马俑巡展广告灯箱
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                       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材料一


材料二   “欢跃在早稻‘卫星’上”这张照片是在全国早稻高额丰产声中拍摄的。当我听到了湖北省麻城县建国第一农业社出现了这颗早稻卫星的消息后,我以十分兴奋的心情随湖北省委验收组的同志一起到了现场……我就在群众的启发下,让四个活泼的孩子站在稻穗上跳动,以显示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正当他们快乐地跳跃的时候,我拍下了这张照片……事后,揭露出来这完全是一个假典型。它是把那十几亩、二十几亩快成熟的水稻并到一个大田里面,而且这个稻田很小……所以,这群小孩就可以站在这个上面。

——晋永权《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


(1)材料一中的图片出现于什么时期?
(2)有意史料是指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刻意制造留下的材料;无意史料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对研究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材料一是有意史料还是无意史料?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材料一能够反映当时真实的历史吗?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图为现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小岗村“包产到户”契约》,内容如下:

197811月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4)你如何看待这份契约在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史料价值?
2022-07-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零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自评历史试题
9 . 有人对1976-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资料的变化制作了如下统计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
1976年19户110人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20户115人132300斤800斤200多元800元30000元

A.农业生产技术出现极大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0 . 民族复兴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1)完成下列填空

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A        运动、B        运动、C        变法、D        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E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2)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材料二中孙中山为“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进行的理论创新是什么?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
1954制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1978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广。
1980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中共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民族复兴之路”。
2021-12-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