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时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影响1949年—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因素。
2021-12-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2 .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代表团访问中国,美方代表向中方提出合资经营的方案,中方代表的反应是:虽然感到新鲜有趣,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中方谈判代表李岚清回忆说:当时对搞中外合资经营“一是不懂,二是不敢”。这表明当时中国
A.对西方国家怀有敌视态度B.思想解放问题任重而道远
C.实施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D.尝试改变单一所有制结构
2021-09-03更新 | 790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之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伟大革命是由于
A.彻底纠正了文革错误,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B.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旧体制进行全面的重大变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
D.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国际事务中影响巨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年份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率(%)
19501957551966465391371061816.5516.42
195819606599466207122101373118.5020.74
1978198496259103475152301968615.8219.02
1985200310453212931521054—.4207120.1432.53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材料二   在北京,每年都有300多万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民工,和这个城市同在,与这个城市一起成长…在经济发达、进城务工青年最密集的珠江三角洲,进城务工青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5%以上……据专家估计,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经济创造1万亿——2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量,并为农村增加500060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另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测算,目前北京市农民工的劳动力贡献,在建筑业占83%,在批发零售业占49%,在制造业占29%。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集体兴办乡镇企业带动农村全面进步的“苏南模式”,以个体经济为主、以兴旺的家庭工业为主的市场性企业模式——“温州模式”,还有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珠江模式”。1992年,全国乡镇企业劳动力1.12亿人,比上年新增就业600万人,超过城市国有企业职工的总和,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1992年年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365家,1993年超过400家。全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9000℃元,约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

——摘编自齐鹏飞、杨风城《当代中国编年史》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特点并分析不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发展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学者对国家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与论述(部分)

作者信息研究成果
中国·李倩《18世纪下半期英国模式在法国的困境》
美国·亨廷顿《美国模式对于传统秩序现代化的社会没有意义》
美国·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中国模式将改变世界”
中国·“毛邓三”《从苏联模式看苏联解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家发展模式”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6 . 1978~1980年,我国非生产性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可以反映当时
1978年1979年1980年
17.4%27%33.7%

A.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B.改善民生的迫切愿望
C.城市经济体制的变革D.产业结构的日益均衡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19501983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钢万吨;棉布亿米)

年份项目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法国
1950棉布产量1491.738.912.911.311.5
钢产量61878527334841212864
1955棉布产量589359.525.215.514.9
钢产量28510617452794121341259
1965棉布产量62.884.170.829.912.412.6
钢产量1223119269102411636821960
1975棉布产量9436.972.421.21010.4
钢产量239010582141341023140412153
1980棉布产量134.736.678229.89.6
钢产量371210080148001114143812317
1983棉布产量148.8//20.810.19.8
钢产量4002754315300969836111762

——摘编自《19491984年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请根据上表中各国数据的变化,提炼出一个相互关联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4-21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图片证史是研究历史的一种途径和方法,阅读材料(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你可以选择其中一幅图片或两幅及其以上图片,说明它或它们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主题,并对其进行阐释。(要求:指明图片及其信息,写出历史事件名称或主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9 . 中共十一届共中全会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颁布
A.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B.极大改变了我国科技落后局面
C.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D.为改革开放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回顾我国已经编制实施的13个五年计划(规划),以史为鉴,对我们更好的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历程中心任务编制与实施理念影响和冲击突出成就
“一五”计划(19531957)—“五五”计划(19761980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强调通过完全的政府计划指令性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第一批国产汽车出厂、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投入运转;“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大庆油田等
“六五”计划(19811985)—“十五”计划(20012005改革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搞好综合平衡,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强国与富民的统一;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亚洲金融危机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科计、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农林牧副渔全面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十三五”规划(20162020加快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等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