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文章,明确指出不能从“队为基础”退回去,搞“分田到组”、“包产到组”。已经发现“分田到组”、“包产到组"的地方,应坚决纠正。这一主张
A.没有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点
B.推动了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废除
C.肯定了实行“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D.推进了农村改革,有利于农业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对农村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和分配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制业和手工业生产;改进商北政策,农村集市贸易有所恢复,有些大中城市出现农贸市场,对于补充城市供应和促进小商品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19651978年间,自由市场基本绝述。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

——摘编自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练摊”指本钱不多下海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和“个体户”“倒爷”一样都是贬义词。随着下乡知青陆续返城,社会上出现了大批“待业青年”。他们在路边摆摊出售“大碗茶”,内心十分忐忑,只能偷偷摸摸干。一些农民把人民日报文章剪下来贴到扁担上,作为“合法”的依据,挑着农副产品去赶集。在看重“单位”的年代,练摊实在是走投无路之举,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一帮“闲散人员”组成的练摊族开始倒服装、倒电器,硬是发了,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波“万元户”。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练摊的甜头,纷纷下海。一些城市也开始建立自由市场吸纳摊贩,发展马路经济。

——摘编自任仲平《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曲折发展历程,并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和城市集贸市场得以恢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个体户”社会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原因
3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主要事迹(活动)摘选


——据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整理

材料二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一次会议。不仅会议本身坚持从国情出发,实现了同危害已久的“左”倾指导方针的决裂,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而且经过近20年的实践的检验,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证明这次会议的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遭受严重挫折走向新的振兴的良好开端。

——张寿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特点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的提示,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并用一句话对这些贡献加以概括。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实现的伟大转折。
4 . 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说明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
C.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D.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松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词汇出现次数统计(单位:次)
会议
召开
时间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法制
八大
1956.9
26
49
6
0
0
0
0
0
九大
1969.4
4
3
10
0
0
0
0
0
十大
1973.8
3
0
4
0
0
0
0
0
十一大
1977.8
9
4
23
0
0
0
0
1
十二大
1982.9
10
0
2
16
11
0
0
0
十三大
1987.10
13
3
0
17
6
0
14
3
十四大
1992.10
7
0
0
6
10
14
6
1
十五大
1997.9
0
0
0
6
5
10
6
15

——摘编自村田忠禧《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
上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发展变化趋势。请归纳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016-11-27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一调”历史试卷
6 . 2015年1月1日,《人民日报》题为《为明天共筑长青基业》的元旦社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筑就长青基业的必由之路。以下是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四条元旦社论,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②《一切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
③《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④《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2016-11-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广安市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卷
7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