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9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下面是1949年—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头条文章。见下表

1949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文章目录   

年份文章
1949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1950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
1953社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1954社论《一起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
1956社论《为全面的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
1961社论《团结一致,依靠群众,争取世界和平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1967社论《把无产阶级大革命进行到底》
1978社论《光明的中国》
1979《告台湾同胞书》和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1981社论《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
1986万里发表《总结经验坚持改革》
1998元旦致辞《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2001江泽民致辞《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
2004胡锦涛发表新年致辞《创造世界和平繁荣的美好明天》
2021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1年新年贺词》

——党史党建研究

阅读材料,从《人民日报》元旦头条文章中任选两篇,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4年50多个少数民族中的44个民族尚未离开传统聚居区。20世纪90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东部城市。到2000年,有28个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少数民族在全国分布范围显著扩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2023-05-26更新 | 378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开展了以“振兴中华”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这一活动迅速在全国各地区、各单位开展起来。图为1983年上海市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

   

根据材料,对“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张海迪幼年因病瘫痪,15岁时她开始自学医术,不仅给自己治病,还为上万人次的乡亲提供服务。张海迪还自学英语等三门外语,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外文小说。她的事迹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柯察金”、“80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的事迹(     
A.弘扬了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B.彰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风貌
C.体现了以德治国方略的落实D.提供了推进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唐山和天津等地视察时强调“我们的体制不适应现代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要求”“我们关起门来不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史称“北方谈话”。这一谈话(     
A.反思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B.发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之先声
C.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D.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5年,江泽民出任上海市市长、1987年任上海市委书记。他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力促进上海的改革发展稳定。他领导制订上海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提出在20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方针。他积极支持浦东开放,把浦东建设成为国际化、枢纽化、现代化的世界一流新市区。他倡导建立了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新闻界理论界双月座谈会等制度,广泛听取意见。他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重大工程决策专家论证制度。在他倡导下,上海市政府每年必须为人民办几件实事,努力解决广大群众实际问题,改善群众生活。

——摘编自《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泽民为上海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泽民在上海工作的历史意义。
2023-05-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现从“两个凡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体现出中共(     
A.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B.具有自我革命的纠错能力
C.建设新时代最新探索成果D.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这一变化根源于(     
A.世界政治经济联系加强B.学术研究的转型
C.大众化和民主化的促进D.改革开放的推动
2023-04-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学相继出现三种“新史学”及三次史学转型,在主旨和内涵上不尽相同,但都对传统史学加以“扬弃”,并且“弃”多于“扬”。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源远流长的传统史学范式趋于式微,而传播欧美史学理念及采用欧美范式来书写历史蔚然成风。同时,著述语言则大多采用杂糅众多翻译元素的现代白话文,书写的形式也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札记体转变为专著、论文和通史等体裁,而历史研究的史学趋于形成;历史不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事迹,而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经验,而历史研究的要旨在于“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非止于“记载事实”;历史叙事也不再以华夏中心,转而接受某种世界史观;历史的功用不仅在于资治和“惩恶扬善”,而且关乎国民教育和国族构建。此后,在1946—1966年间确立了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排斥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史学”和欧美史学,并且学术和政治的边界不清。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史学思潮经历了“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学去”“走向系统化”“走向跨学科研究”等交替递进的演化过程。各种史学思潮的兴替,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史学的多样性,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

——摘编自李剑鸣《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材料二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只是注解式地单向借用,而不能在细致微观的研究中加以深化、发展和修正,乃至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以“应对西方中国学的挑战”。因此,不可“对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

——摘编自《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新时期史学转型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2023-03-27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