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2年、1990年、2000年中国从业人员的职业结构比例(单位:%)

负责人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业人员生产人员其他
19821.565.071.304.0171.9815.990.09
19901.755.311.745.4170.5815.160.05
20001.675.73.19.1864.4515.830.07

——摘编自《建国70周年职场变迁,从“等靠要”到职业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下图是上海发展的缩影,也是时代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粮票到股票

1955年,第一套全国粮票开始发行,自此,粮票与家家户户息息相关。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自行车、缝纫机、冰箱、洗衣机,人们的衣食住行全都得靠这些票来换。1993年,随着粮油的敞开供应,粮票终于走进了历史里。

——摘编自江南月《粮票,一个特殊年代的“记录者”》

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小飞乐”股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11月正式开业。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震动。

——摘编自《人民网》

票证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图中票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结合所学加以阐释。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2012年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

阶段政策
1949197819491956年:从城乡互助到发展城市工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建设根本方针。从1953年开始,中共中央确立了“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打破了“城乡互助”关系,转向“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关系
19571978年:农村支持城市,城乡二元制度的巩固与加强1957年,《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首次提出“严格户籍管理”。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居民户口区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类,并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
1978201219792002年: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冰”1985年,《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往”。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
20032012年:统筹城乡发展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2004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现阶段要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发展战略

——摘编自年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战略的演进特征及其内在机理》

请任选材料中一个阶段的整体或部分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城乡关系”,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4-04-20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一二月十八日)

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没有考虑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如果当时就确定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改革开放还要讲,不要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闭关自守不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

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一一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4-2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12年中国GDP增长速度波动曲线图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三方面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内容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16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和建设

时期

概况

相关事例

全面抗战时期

1940年中共《新中华报》社论中指出:抗战以来,他们(侨胞)献给祖国的捐款已在六万万元以上。南洋侨胞献给祖国的,单是奎宁丸一-种,其价值达二百五十万元。回国参战的同胞中间,还有活跃在西北前线的华侨服务团,以及出生入死的担任战地采访的华侨记者团。

1937年泰国华侨寄回的家书写到:“目下闸北(在上海)一带,悉遭敌人焚烧,……现沪上难民达百万之众,诚属可怜,然我人虽旅居海外,无不时时怀祖国,近日各制裁衣裤,寄回祖国,以赠伤兵,聊尽国民之职耳。”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华侨面对国内较差的投资环境和高风险,率先来到中国投资拓荒。商务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05年年底,我国累计吸收的6224亿美元外商投资中,至少有67%是由华商或华商主导的企业带来的。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合作向外商独资发展;投资领域由加工业逐步转向机械制造等生产性项目和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21世纪初,高新科技及服务业领域投资比例有所增长。

邓小平指出“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菲律宾华侨施至成说到“我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一半是基于乡情,另一半才是基于商业考虑,……为祖国的富强作一点贡献,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做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和建设”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谨)
2024-04-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知青返乡给城市就业带来了空前压力,于是中共中央指出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大门”开了一条缝,胆子大的人就先干了起来。年广久,安徽省芜湖市人,因炒得一手好瓜子,于是乘着“东风”开办了“傻子瓜子”,凭借着价廉物美和热情大方的售卖方式收获了大批顾客。尝到了甜头的年广久,请了12个雇工从事瓜子炒制和售卖,雇工人数短时间内快速扩大。而这却造成了长达几年的“大讨论”,围绕“个体户到底雇几个人算是剥削”“年广久是不是资本家”等一系列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一次全国工商会议上,有人提出年广久雇工人数超过国家规定,对国营、集体商业形成不利影响,应该限制其发展,应用国营和集体的形式逐步代替个体。

——摘编自孙一枚《1979:“傻子瓜子”引发雇工大讨论》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年广久创办“傻子瓜子”公司,闻名全国,被称作“中国第一商贩”。关于他的争议一直不断,他因雇佣超100人被举报,因有奖销售被叫停,因经济罪接受调查并入狱,被称为“新型资本家”。邓小平曾三次提及“傻子瓜子”。

1980年,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向邓小平里送了“傻子瓜子”的相关调查材料,邓小平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肯定,并指出对姓“资”姓“社”的争论要“放一放”“看一看”。

1984年,邓小平在中顾委会议上提到“傻子瓜子”雇工问题时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时间,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又一次提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问题:“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摘编自孟红《“中国第一商贩”沉浮记》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傻子瓜子”问题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4-04-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事里的中国改革

·故事一“万向集团鲁冠球”

1983年,鲁冠球用自家自留地里的2万元苗木做抵押,承包了萧山公社万向节厂。他在承包的第一年,即超额完成承包任务154万元。1988年,他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万向节厂的股权,组建了当时还颇受争议的私营企业。鲁冠球在厂内实行基本工资制(按月出勤结算发放),提出计件(时)工资制。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等

·故事二“请给我们松绑”

1984年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向省领导写了《请为我们松绑》的公开信。信里要求松绑的权力主要有三点:人事权(高级干部由上级任命,其余干部由企业自行任免);财权(企业的奖励基金由企业自己支配,有关部门不要干涉等);企业自营权(在完成指标的前提下,企业自己组织原材料所增产的产品,允许企业自销和开展协作,价格允许“高进高出”“低来低去")。

——摘编自李拯《中国的改革哲学》

结合所学知识,以“时代先行者”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题目,结合近现代中国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原创模拟历史卷
10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迁移的现象十分常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中国人口迁移概况统计表

时间概况
19531957东部地区人口向东北、西北边疆地区迁移。从各省人口净迁移来看,19531957年,作为当时全国重要人口迁入地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净迁入人口规模均超过100万人。其中,黑龙江省仅19541957年就净迁入112.8万人。
19581960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总数几乎每年都在1000万人以上,1958年甚至达到3200万人;人口总迁移率超过9.0%,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强度的最高峰。
196119651961年,国家要求1957年以前来自农村的职工,凡是能够回乡的动员回乡。短短数年,中国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人口迁移就完成了一个由农村迁向城市又转变为由城市返迁农村的“U”形迁移周期。1962年到1966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累计达129万人。
1966198319661978年,受户籍制度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人口迁移处于低潮期。
1978198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当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转移。这一阶段人口迁移仍主要延续改革开放前的趋势,年迁移量大致保持在1400万~2300万人。
1984200019841993年,人口主要向小城镇迁移流动逐步发展到向各级城市甚至东部大城市迁移流动,其迁移流动规模及强度也呈渐趋扩大、增强态势。这一时期,省际自发迁移人数也大致由120万增加到320万,迁移率由1%左右上升到2.5%以上。1995年总迁移人口大致为1300多万人,省际迁移人口为350多万,2000年二者分别增加到3200多万人和1000多万人,分别增长了约1.89倍和2.41倍。

——整理自王桂新《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
(2)阅读材料,以“人口与时代”为主题,自拟题目,结合中国现代史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4-04-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