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历史潮流转换的过程中,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有不少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试图为国家发展寻找出路,中国开始了被动现代化的历程。

——张占斌《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国家治理》周刊202210月下)

材料二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问题。……19569月,毛泽东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1957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时,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还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范希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追求》(人民网2022.1.24)

材料三   197912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要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开始了被动现代化的历程”,可以选择哪些史实进行佐证?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8)、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阐释中国共产党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下是《1978年、200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简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比重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
1978年22.4%77.6%
2002年8.7%40.8%50.5%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并实施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 . 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了一系列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谱系,为党带领人民指引方向。
A.五四精神   B.特区精神   C.遵义会议精神   D.西柏坡精神
E.抗美援朝精神   F.红船精神   G.延安精神   H.探月精神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地图中的数字位置与上述有关精神的产生地相对应。(填写字母)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材料二   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于汉口秘密召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分析其开辟的意义
4 .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发展对外贸易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平反冤假错案D.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在建国之后的29年中,中国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通过“三线建设”,军工制造业建立了一定基础。但是,当时的中国制造业更多地是制造工业产品,在消费品制造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八十年代,国营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一些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产品。“三大件”不断变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逐渐成为所有家庭的必备电器,食品和各类消费产品的品种逐渐丰富。而这十年,中国市场的特点是供不应求。

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外资、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国际贸易开始节节攀升,国内市场逐渐繁荣。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

21世纪初至现在,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众多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使“Made in China”闻名全球,国内一些优秀制造企业也开始走向世界领先行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摘编自《剧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制造业发展史》


阅读材料,任选三个时期,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12-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开放·交流·合作
①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新唐书》

②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③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概述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章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3)依据材料,概括曾国藩的主张。
序号事件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20年,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
(4)从上表中任选两个事件,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79—1993年间,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承包制的实施,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有了调整:由过去的税利全部上缴财政、投资全部由财政划拨,变成“利润分成”、“利改税”。对这一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①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建立       ②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提升
③政府与企业间关系调整       ④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调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8-17更新 | 51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北京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大城市之一,创造了许多第一(见框)。对创新成就取得的原因解释准确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B.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9 . 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     
A.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B.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C.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D.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2022-07-14更新 | 4324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回顾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奋力开拓,开辟中国特色革命、建设和发展道路,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下列属于“前人没有走出的路”有(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②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