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5年,国家改粮食统购制度为合同收购,合同之外,由政府议购改为市场收购;派购的132种农产品,只留桑丝、药材、烟草3种,其余均通过市场交易,由市场形成价格。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适应对外开放的新需求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80年代,在河北邯郸的一些农村,牲口价格猛涨。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一匹大牲口的价格涨到一千五百元以上,小毛驴的价格更是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广泛B.机械化耕作方式已无优势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2023-08-15更新 | 90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以中国近代以来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历史积淀的。中国近代对此进行探索的历史逻辑,是从洋务运动经过维新派再到革命派,表现了探寻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新形态的起步与转折,即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及其文明的同时,把目光开始转向社会主义,试图以此使得中国后来居上。五四运动以后,经过长期摸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人用自己的脚踩成的路。

摘编自陈卫平《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思考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构想。毛泽东指出,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和基本点。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毛泽东提出了政治民主化和建设“现代文化”。这些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意识到“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郭艳梅《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探索现代化的“起步与转折”的内涵,并分析中国现代化道路在五四运动后发生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构想”在改革开放前的实践及其成果。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1978年和2007年中国农业和城镇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一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和丰富经验。第二部分强调对党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第三部分回顾了党内曾出现的错误路线,还强调了遵义会议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这四方面来批判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并阐述了正确主张。第五部分对“左”倾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了解释和说明。第六部分指出在应对和克服各种“左”倾、右倾错误思想时的一些做法。第七部分表述对于革命事业即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及美好愿望,指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是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摘编自荆毅萍《中国共产党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研究》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4年)

年份事件
197812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12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大规模的城市改革拉开帷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
2023-03-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6 . 1980年香港商人希望在深圳投资房地产,但将土地出售或租赁给私人有违当时的朴素情感。有干部在《列宁全集》中发现列宁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住宅、工厂等可以交给个人使用,只是要求把地租转交给社会”,这段话成为当地房地产局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这反映了(     
A.体制改革需要寻求突破口B.马列主义研究进一步深化
C.经济特区缺少新政策支持D.吸引外资成为开放的重心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里程碑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加之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是在""倾思想盛行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毋庸置疑的是,毛泽东在这一历史时期探索的成果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首先从农村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农村居民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牺牲者”,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广大农民群众对改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其次,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村与城市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往来较少,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占很大比重,使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可能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小。该制度变迁源于农民自发的行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摘编自许经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伟大成就”和“曲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进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以下是《1978年、200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简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比重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
1978年22.4%77.6%
2002年8.7%40.8%50.5%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并实施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83年以后,农村改革就成了明星,大家都拥抱农村改革。为什么?效果出来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了,市场繁荣了,城市老百姓的餐桌上也丰富了,国家征购解决了。这提高了农村改革信誉,提高了整个改革的信誉,提高了改革的信心。这说明(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商品供需矛盾B.经济建设重在坚持人民自力更生原则
C.农村经济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3-01-05更新 | 364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上半年,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和大量外债的问题,于是中央于1998年6月出台“宏观调控16条”。1994年又提出“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此后通胀问题得以缓解,物价指数逐渐下降。材料现象说明当时我国(     
A.计划经济优势依然存在B.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C.市场调节能力难以奏效D.对外开放力度仍需扩大
2022-12-31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