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邓小平曾说:“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由权……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中共中央为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 . 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以加速沿海、沿江、沿边(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沿路(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区域发展为重点的“四沿”战略。这一战略决策有利于(       
A.改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B.迈出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第一步
C.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确立D.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普遍共识
2022-04-27更新 | 288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84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随着生产和市场供给的改善,继续减少统派购的品种和范围。”到1984年年底,统派购品种从1980年的183种减少到145种。这一举措(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从根本上触动了僵化的计划经济
C.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D.增加了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球份额为0.8%,在全球列第29位;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球份额为11.8%,其中出口占12.8%,进口占10.8%,位居全球第1位。这说明我国
A.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果B.民族复兴任务全面完成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4年3月3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向省委书记和省长发出一封公开信,希望给予企业必要的人事权、财权和自主经营权。这反映当时
A.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B.解决了经济体制深层次的弊端
C.农村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D.单一公有制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6 . 下面是1978年一198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元)的增长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得益于
A.人民公社体制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恢复农村集市贸易D.允许土地使用权流转
7 .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旅行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政府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8 . 1982年1月1日,温州市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苍南县钱库区李家车村在筹资创办李家车针织厂的基础上,扩大119股,每股出资600元,改名为苍南毛纺厂。其后其他地方也出现类似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发展B.国有企业改革正式启动
C.乡镇企业成为农村改革新动向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终结
9 .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九大
10 . 时至2018年,浦东开发与开放已有28年。28年中,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标志着中国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D.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