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芙”等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中央政府收回铸币权……铸造新的五铢钱……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至唐武德四年(621)废止,前后跨度为733年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 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汉武帝时期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制度。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两”、“五铢”等。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泰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使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并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摘编自王学亮《中国货币的发展演变、现状及其国际化展望》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货币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的过程及趋势。
2 . 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时,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A.瓦解了三省制度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有利于科学决策
2022-06-25更新 | 226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多项世界性倡议,持续推进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重点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这些外交倡议和实践

A.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C.使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获得了突破D.意在构建世界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和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这些“小人物”的行为(     
A.体现出民众参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B.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C.表明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D.实践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5 . 陈晓枫在《中国法制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判案时考量的因素远远不止于法律文本,司法官进行权断的依据还有经义、天理、人情等更高位阶的价值。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
A.取决于封建伦理道德B.重法律效应更重视社会效果
C.忽视法律文本的效力D.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之中是因为
A.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体现
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C.表明坚持依法治国需要良好的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
D.法治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途径
2020-08-05更新 | 353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