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1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09-2012年西藏的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实际财政预算、实际净出口以及实际旅游收入统计表。此表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西藏(     
年份西藏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西藏实际财政预算
/亿元
西藏实际净出口
/亿元
西藏实际旅游收入
/亿元
2009203.60241.7710.8825.58
2010231.96249.2221.6232.31
2011266.46330.3327.6642.29
2012300.92383.6288.1353.59
A.在民族地区中率先实现脱贫B.经济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大
C.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完善
2024-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2 . 在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大学长期置身于法学教育之外;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大陆各国,大学却几乎是法律教育的唯一载体——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是从法律教育起步的。有助于说明这一现象的是,英格兰和欧洲大陆(     
A.法律渊源的不同B.君主权力的强弱
C.大学自治的权限D.法系特征的差异
2024-03-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将明仁宗时期的内阁制与明成祖时期的进行比较,得出其变化有三:一是凡能入内阁者皆是品位尊崇之人,二是内阁(大学士)也有了自己的官属(下属)——中书舍人,三是内阁压抑六卿(六部尚书)。这些变化表明,仁宗时期的内阁(     
A.地位明显提升B.有效制衡君权
C.统揽六部工作D.代理皇帝批红
2024-03-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选修1:中外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8年,维新派在湖南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专门的警察机构——湖南保卫局,警察制度改革被首次提出,但并未引起清政府重视。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期间,由殖民统治机构“都统衙门”设立巡警。1902年,袁世凯仿照西法创设保定警务局,并设警务学堂培养巡警骨干以推行警政。随后,联军撤销都统衙门,但要求清朝当局不得在天津及其周围20里内驻军。袁世凯以“维护治安”为名,把军队变为警察进驻天津,设立天津巡警总局,取得一定成效。1903年,设立巡警部,以署兵部左侍郎徐世昌为尚书,并谕令各省设立巡警。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通令各省开办警政,但大都徒有虚名,且存在以“巡警捐”的名义大肆勒索的现象。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警察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警察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道光、咸丰年间,清代学者研究西北历史地理、辽金元史和外藩史蔚然成风,“以考古的精神推及于边徼,浸假更推及于域外”,如龚自珍撰《西域置行省议》《蒙古图志》,魏源著《元史》。这一治史之风主要源于(     
A.中国传统边疆意识的延续B.西方考古思想传入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华夏认同意识加强
2024-03-0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西方自古就非常重视社会教化,如关羽形象原生活于汉末时期,在明清则发展成为关帝庙遍及天下的情况; 与此相较,欧洲则描述的是邻里、友人、同僚的典型事迹。这种差异表明 (     
A.中国倾向加大教化形象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欧洲则相反
B.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欧洲则受智者运动影响较重
C.中国人重视实际应用思维,欧洲重视理论探索
D.中国教化经历了由人到神的转变,西方则相反
2024-02-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东亚长期存在以朝贡体系为特点的国际秩序,这一国际秩序以天下观、朝贡体系二位一体为历史逻辑。天下观是自先秦逐步形成的涵括中国和“四夷”的空间和秩序观念,朝贡体系是天下观理想模式的现实映照,二者互为表里,不能相互脱离。朝贡体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制度及背后的观念并非一成不变。朝贡体系中的册封制度从封赐爵位到不断添加内臣化官爵、再到仅封爵位,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清朝划分朝贡诸夷和通商诸夷等,都显示了内外观念的逐渐变化。而民国时期从华夷观念走向“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是一个”,体现了中国已经从内部完成了对天下观、朝贡体系的历史逻辑的超越。

——摘编自黄纯艳《朝贡体系维护了古代东亚和平》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2-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亲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通过政治联姻维护统治利益、达到为其所用目的所采取的和平交往策略。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唐代和亲政策效仿吸收了西汉、隋朝的经验,将和亲政策作为处理民族关系、安国定边的主要政策。从唐王朝周边形势来看,少数民族政权第次崛起,给唐造成严峻的统治危机。尤其是吐蕃、突骑施、东突厥、契丹等频繁入侵边境,使唐朝四面受敌。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推动了胡汉交往交融,承袭而立的李唐皇室本身也带有鲜卑血统。因此,唐统治者的民族观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包容性、开放性特征。高祖李渊称“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唐太宗进一步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将和亲政策广泛运用于民族关系建构中,有力推动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摘编自张文玉《唐代和亲与民族关系建构》

材料二   在新中国初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贯彻工农教育政策,对广大的农民进行普及教育,开展扫盲运动。各级学校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培训,他们对政策的认识更深刻,决策的方式和方法更具灵活性。广西少数民族区域的基础教育,为当地的社会建设培育出了大量具有基础文化的建设者。为适应国家的爱国卫生运动,广西还在农民学校、冬训学校和民校等开设了有关医药保健的课程,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下,民众渐渐摆脱了迷信,社会风气为之一新。通过民族教育,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人民逐步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引领下,民族地区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摘编自李梦烁《20世纪50年代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在广西的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通过和亲政策构建民族关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在广西实践的成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政策的认识。
9 . 为加强王权,英国亨利二世(1133--1189)推行“盾牌钱制度”,规定骑士不再服军役,而代之以缴纳“盾牌钱”。国王开始用货币雇佣军队,部分骑士也摆脱了封建军役束缚。这一制度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造就了一批不再练武打仗、专心经营农牧业的“乡绅”。这一变化(     
A.降低了英国军队战斗力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巩固了英国封君封臣制D.反映了君主权力的加强
2024-02-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10 . 明朝黄佐所著的《泰泉乡礼》里设置了“扬善簿”,规定“立学之后,汝四民如有能从教化,朴实尚义,好诗好礼,善处彝伦,能和乡里,笃教子孙,足为一乡敬信者,许里中老而有德者告于社学之师,访问得实,书于扬善簿内,以待上司查考,以礼褒劝”。据此可知(     
A.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B.国家的权力深入乡村内部
C.基层治理权收归中央D.乡村治理与官员考核合流
2024-02-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