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B.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3-10-20更新 | 250次组卷 | 19卷引用:上海市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晋·常球《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以茶纳贡与周武王。

史料二   《茶经》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史料三   茶马古道遗迹


   

材料二   唐代,茶大规模传入朝鲜、日本,留唐僧人、学生及遣唐使不但知茶、饮茶、爱茶,还把茶籽带回国内种植。

自16世纪起,经由来华传教士、水手、使臣、商人不断将茶叶知识、饮茶风俗、茶叶饮料、茶树茶籽传回欧洲。

17世纪中叶,美洲殖民地荷属新阿姆斯特丹人最早饮茶。

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发展茶业,之后,又在非洲的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茶业。

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上了茶树,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茶叶生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茶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非洲本土史学家撰与了一系列的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他们从非洲的角度来看待非洲历史,大书殖民入侵前的非洲历史,大量使用口述史料、考古材料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恢复非洲的古老历史传统B.发挥历史文献的史料价值
C.消除殖民者在非洲的影响D.增强非洲的自信和自豪感
4 . 秦始皇陵兵马持1号坑的出土文物以车兵为主体,车兵、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九个过洞(俑坑内陈列事物的特殊结构)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这些文物
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B.还原了战场上的残酷局面
C.代表了秦朝民营手工业成就D.成为陵墓雕塑艺术的发端
2021-11-10更新 | 692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吟咏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其他相关传说,先后对小亚细亚及南希腊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谢里曼的考古发掘
A.证明了《荷马史诗》是一手史料
B.丰富了研究古罗马帝国的史料
C.说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
D.显示了《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
2019-06-07更新 | 699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世纪中期以后,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攻占了埃及、马格里布等北非地区,建立起强大的阿拉伯帝国。7世纪末,阿拉伯人开始向东非沿海地区移民。与此同时,阿拉伯商人加强了在东非地区的商业活动,这成为对非洲贸易的最主要部分。阿拉伯人输入东非的商品,有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的棉布、宝石;有来自西亚和东南亚的胡椒、豆蔻、丁香;从东非输入的有龙涎香、肉桂、象牙、犀角等奢侈品。另据史料记载,阿拉伯商人从乍得湖(中非)和廷巴克图地区购进的是奴隶、碎金、兽皮、象牙、天然碱、鸵鸟羽毛等,输出的是食盐、枣、珊瑚、丝绸、香料和糖。

——摘编自袁德忠《试论阿拉伯帝国的商业》

材料二   阿拉伯文化的成就(部分)

领域成就影响
数学传播印度的数字符号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各国通用
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成为独立科学
天文白塔尼《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医学伊本·西纳《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文学《一千零一夜》吸收各地民间故事,译成多国语言

材料三   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其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充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帝国对非洲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文化成就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024-04-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法,实施细菌战。下列反映侵华日军细菌战的证据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B.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
C.受害幸存者的口述材料D.日本细菌部队的遗址
2023-03-23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对于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联,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有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到过去本身。下列,符合重构论观点的是(     
A.历史事实在某些人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
B.历史中存在的无论何种模式,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
C.历史学家仅能书写文学文本,而非真相
D.历史学家做不到像一面虚己以待的镜子那般的客观中立
9 . 《尚书》保存了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这反映了(  )
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主张设立监察机构D.民本思想历史悠久
2022-11-2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先后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朝贡贸易、一口通商等形式与世界很多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请以“原始史料”为标准对下列有关古代对外贸易的史料进行分类(多选,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A

 粟特人形象唐代陶俑
   B

南海一号古沉船瓷碗
   C
        
《海禁与海外贸易》
  D

         郑和下西洋(地图)            
                  E
            
广州十三行(油画)
                  F

结合上述图片,完成下列表格。选择一项, 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外贸途径反映史料鼎盛时期突出特征
丝绸之路A B唐朝其东端起点 (1)______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海上丝绸之路C(2)______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  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
朝贡贸易D E明代政府借此对外贸易传播中国文化,宣扬国威
一口通商F(3)______政府垄断贸易,只开(4)______这个港口
外国商船必须遵守种种限制

(1)A临安   B洛阳   C 长安   D益州
(2)A南宋     B五代十国     C隋朝     D秦朝
(3) A唐代     B宋代     C 明代     D清代
(4)A行省        B市舶司     C蕃市     D十三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