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这份担当体现在法律的不断完善中,其中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是(     
A.《世界遗产公约》B.《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C.《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D.《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24-01-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在《世界遗产大全》一书的前言中说:“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就像一块传统海绵上的各种不可替代的装饰图案。”这段话强调的是(     
A.文化多样性B.文化的全球性C.文化的时代性D.文化的区域性
2024-01-27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等《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以前出现新变化的社会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 . 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排名难民来源国2016年难民人数占全球难民比例难民产生的原因
1叙利亚550万人约24%武装冲突
2阿富汗250万人11%长期动荡暴力冲突
3南苏丹140万人6%武装冲突
①难民主要来自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②发达国家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无责任
③战争、贫穷是难民产生的主要原因   ④和平与发展是解决难民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1-27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发生碰撞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良渚的文化是中原文化所不及的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6 . 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据此可得出(     
A.汉代对外贸易以经济目的为主B.经贸活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C.丝绸之路以河西地区为中心D.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趋势明显发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征之前,希腊文明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和世界化,或者说其受东方文化影响不是那么的深刻,而东方文明也未受到希腊文化的较大的影响。东征之后,在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东方文化,形成了新的一种,影响历史的——希腊化文明,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的“东征”指的是什么?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文明。
2023-07-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申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9 . 下图为北京国子监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罕见的陈继昌“三元”匾额。据此,该匾额的核心收藏价值是(       
A.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B.“天子门生”称谓由来
C.科举流程与匾额文化D.明清八股文发展演变
10 . 《理想国》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他在这本书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A.知识与美德之间的相互关系B.人的本质是什么
C.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D.人怎样才能幸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