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新兴阶层的出现,他们极力要求参与国家政事,他们以议会为阵地,反对王权。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英国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并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使英国议会在限制王权的同时,也扩大了议会权利,并且为英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了新的基本原则。在随后的几个世纪,议会制度在西方国家纷纷建立起来,现代议会民主进入崭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纯云《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联邦议会是德国最高的立法机关,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政府首脑为总理,是国家机构中最有权力、最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由立法机构最大政党的党魁出任;总统由各政党提名,由联邦议员与同等人数的各州议会代表组成的联邦大会产生,不拥有实际行政权力,其主要职责是签署并公布法律、法令。

——摘编自连玉如《浅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治体制特点》

材料三   代议民主制体制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国家的主权充分持久地保留在全体民众手中,最实质性的问题就是公民的选举权,选举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此外,政党政治也是民主选举和代议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同政党的不同政见和政策方案的存在为选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议员大都是由政治家充任,这种职业主义的原则保证了现代代议制的良好运行。虽然代议制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弊端,但仍是目前最基本的民主形式。

——摘编自邢晓红《论代议制的产生原因及运行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源,并指出英国政治所确立的“新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代议制民主的作用。
2022-01-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   罗马共和国与其他国家的政体构成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某个或某些哲学家的理想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政治和战争实践中逐渐磨合与变革而来的,它建立了多民族和多阶级政治对话的渠道。罗马是一个懂得妥协和对话的民族。罗马共和国历来就是贵族和平民相互抗衡的政治家园,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两大阶级并没有出现你死我活不可共存的对抗,当每次激烈的冲突可能演化为(暴力)斗争的时侯,他们都能运用谈价还价的政治妥协技巧来化解。

——摘编自刘圣中《共和制的精神及其启示——以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经验为例》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历史相关史实,提炼一个主题,并就主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主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4-04-2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内容节选

1国王必须遵守法律,并不得擅自处决或囚禁公民
2赋予了英国人民某些基本权利,如免于误捕等。规定全体自由民享受自由权。伦敦和其他城市享受自治权
3严格规定国王不得任意没收领地或强迫拥有者出售土地
4法庭只能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而非依照国王或其他人的意愿
5提倡法律的平等适用,强调统治者也必须遵守法律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     17世纪时,英国国会议员反对查理一世并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权利法案》是《大宪章》以来王权与议会几百年博弈的终极判决,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18世纪时,美国在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对抗中,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此后的《美国1787年宪法》以及美国《权利法案》中,都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大宪章》在自由史上地位显赫,被称为“法律下的自由的象征”。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法律史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宪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权利法案》“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的含义,并对《大宪章》进行评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比较


《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

立法机构组成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

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

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行政首脑

合众国总统

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

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批准生效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

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联邦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2024-03-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下·甘肃·阶段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民主作出评价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任何判断都受空间和时间条件的限制。在现代历史的现实中,民主与君主政权、与寡头政治政权、与专制主义即个人主义是针锋相对的。民主被设想为可能的政府形式和尽善尽美的政府形式。在治国实践中,人们利用民主来谴责新政权或者为之辩护。在某些人看来,民主是一种政治替代方法,在另一些人看来,民主对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自己的自主性。从18世纪下半叶起,民主就一直成为革新社会生活的动力,而且,直至20世纪前半叶的整个欧洲的历史,都可以理解为政治结构和社会条件的民主演进进程。

——摘编自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意)《欧洲民主史》


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与“民主”相关的信息拟定成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3-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包括4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爵领地、7个侯爵领地、3个自由市、1个直辖地。4月16日,新选出的国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各邦可以保有一些自治权。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集中了国家的巨大权力。首相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立法权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议会的实际权力很小。

——摘编自【德】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

材料二   法国虽采纳内阁制,但内阁力量脆弱,议会权力很大,议员行使职权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在形式上,法国内阁成员是总统的官员,实际上内阁组成后即向议会报告施政方针,以便取得众议院的“信任”。议会如果投不信任票,内阁即需提出辞职,并重新组阁。法国总统非经议会两院同意,不准宣布战争。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后,不得提前罢免,除了叛国罪外,不对任何罪行负责。

——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法两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
2024-02-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认为贵族政治具有两面性。在西方,一方面贵族政治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另一方面,在反对和限制君主权力方面,贵族又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平民具有一致性。中国则不然,自周末贵族政治澌灭,失去限制君权的阶级,致使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换一个角度说,西方的平民较之中国,不仅受君主压制,复受贵族压制,其所遭受的不平等、不自由愈甚,故其反抗愈力。中国则反之,中国社会等级间有流动性,“今岁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故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不强……中西虽同为专制,但形式和程度并不相同。

——摘编自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中西对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帝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危机四伏:“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依靠贵族、农奴主和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进行改革。设立全国二级(省、县)管理体制,全国设50个行省,省长及副省长由沙皇直接任命。在位期间,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她颁布法令,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她依照俄国国情逐步开始西化。她慷慨的资助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1786年颁布《国民教育章程》,为俄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学校制度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使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得以应用,从而为之后的俄罗斯近代化打开了局面。俄国涌现了大量的本民族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发明家,他们的活动对俄国的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

——摘编自《论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罗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近现代的世界,政治不稳定已经成为常态,这是因为民主追求和民主制度安排释放出来的诉求往往无法无天,经常滑落到暴力方式解决争端的境地。究其根源就是缺少法治对民主的约束。这些学者认为,没有秩序就没有民主,而没有法治统治,民主甚至不可能是正义的。

——摘编自林毓生《热烈与冷静》

根据材料,围绕“民主政治的发展”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亚古城帕尔米拉于公元14年成为罗马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据当地文献记载,公元18年,罗马将军日耳曼尼库斯为建立与安息帝国的友好关系,遣人到安息帝国的属国梅塞尼。次年,罗马海峡军团来到帕尔米拉。但该军团并未长期驻扎帕尔米拉。129年,罗马皇帝哈德良造访该城,他宣布该城为自由市,并重新给其取名——“帕尔米拉·哈德良”。同时,哈德良允许帕尔米拉城有权根据自己制定的税率征税。哈德良本人推崇希腊文化,而帕尔米拉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较深,在哈德良造访后,该城按照希腊建造风格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公元3世纪,帕尔米拉政治体制由传统的希腊城邦模式逐步向君主制过渡。帕尔米拉也在维护罗马帝国东部边疆安全方面起到了特别突出的作用。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统治期间,帕尔米拉公民获得罗马公民权,向罗马帝国上交赋税的义务得以免除。

——摘编自亓佩成、赵长福《帕尔米拉王国的发现及其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帕尔米拉地方治理的演变历程,并简析帕尔米拉实现罗马化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帝国的统治对帕尔米拉发展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