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9 道试题
1 . 秦国规定东方各国来秦的移民可以享受免税免租的优惠,任其开垦荒地;同时,对秦人采取奖勤罚懒的法治,用严刑峻法来处罚惰农。这一做法(     
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破产B.加剧了各阶级间的对立情绪
C.有力维护了土地国有制D.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鞅变法的改革措施规定:在战争中杀敌1人,赐爵一级或授予50石俸禄的官职;杀敌军官1人,赏爵一级,田1顷,宅地9亩。这一做法(     
A.保护了守旧贵族的利益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024-05-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传统观点认为,清末新政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腐败守旧势力的阻挠;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经济基础不具备改革的条件;又有学者提出,改革政策的“支离、拖沓”是致使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据此可知,关于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2024-05-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兴起,各诸侯国掀起了变法的热潮,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这一时期的变法主要适应了(       
A.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B.维护广大商人利益的需要
C.维护周武王统治的需要D.维护奴隶阶级利益的需要
2024-04-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战国中期青铜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左壁刻有铭文:“十八年……冬十二月乙西,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自《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班固《汉书·食货志》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2024-04-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1901年清政府着手改革考试制度,到1906年废除科举考试之前,清政府兴办学堂,并制定种种规定,如大学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生被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被授予生员功名(秀才)等。这说明该时期(     
A.科举制的公平得到社会认可B.中国教育改革实现了平稳过渡
C.改革满足了民众的利益要求D.中国教育改革新旧杂陈的特点
7 . 如表所示是全国选派留苏学生情况。这反映了(     
时间留苏大学生农机专业学生
1952—1957年专业人数人数占比
32个121人22人18%
A.农业劳动力的匮乏B.新中国渴望农业的机械化
C.农业生产方式变化D.苏联农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所示的学科设置,反映了(     

A.新旧并存的时代特征B.民主共和的社会潮流
C.近代学制的渐次完善D.新式教育的初步兴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概况
18401870留学生大多是和外国传教士出国或得到教会资助出国,多数为美国。中国第一个留美大学生容闳,回国后一直为争取清政府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而奔走,第一代留学生人数不多,多私人途径出国,与国家派遣无关
187118891872年起,清政府每年选派30名十岁至十六岁的“幼童”赴美留学,系统学习自然科学、算术、光电等学科。19世纪70年代后期,清政府从马尾船政前后学堂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生到英、法等国学习。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严复等。这一时期开始有了自费留学生
18901911清政府向日本和欧洲各国派出几批官费留学生,其中日本人数最多。并大力支持自费出国留学。因美国归还“庚子赔款”余额,要求专门作为派遣留美学生费用,清政府在19091911年间共派出留美学生180人。鲁迅、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黄兴、宋庆龄等都是本阶段的代表人物
19121930成百上千的青年学子前往英法等欧洲国家勤工俭学,后又掀起了一场留学苏俄的新热潮。在19121929年期间,政府每年大约派遣公派千名左右“庚款奖学金”留学生。著名的如留美的茅以升、吴有训、梁思成等;留日的李大钊、郁达夫等;留欧和苏俄的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四光、徐悲鸿等
19311949留学生总数比前一阶段减少了一半左右,但留学的国家数大为增加。除美、英、法、德、比、日、苏以外,还有奥、意、荷、加、瑞士、瑞典、丹麦、澳大利亚等国。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以及杨振宁、李政道等是本时期出国留学的主要代表

——改编自张民书《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及其意义》等


上表列出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严复和张之洞关于专利保护的主张。据此推知(     
此如创机著书诸事,各国例许专利,非不知专利之致不平也,然不专利则无以奖劝漱励。1901年严复
现中国各省局厂仿用外洋断机,仿造专利机件不少,且正欲各处推广制造以挽权利。……若准保护美国专利牌照,是自塞其智慧。1903年张之洞
A.两人均主张保护机器专利B.严复借助于专利保护推行新法
C.两种主张激发了发展潜力D.张之洞的主张基于新政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