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多边外交的实践相对有限,但也不乏成功的范例……1955 年后,一些原来对中国态度并不友好的国家开始对中国驻外使馆人员表现出友好的态度。1949~1954年,同中国建交的民族国家仅仅有印度、缅甸、印尼和巴基斯坦4个国家,而到1959年底,尼泊尔等11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至 1965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建国初期18个增加到49个……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摘编自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

材料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外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从党的十三大开始,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将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制定内外战略策略最根本的依据。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体现,国际交往主要是以合作为基础。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江泽民则强调“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中国“不仅要发挥亚太地区重要大国的积极作用,更要争取成为国际社会‘指导委员会’(如联合国)和各种国际机制的关键成员,在‘有理有利有节’和斗而不破的策略指导下,渐进地和有效地推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之更加符合多数国家的利益和人类的方向”。

——摘编自张涛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选择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多边外交成功的范例,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发展的基础,并说明中国多边外交发展的方向。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体育外交: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强调“你们是代表新中国去比赛的”,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提出“球打好了,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2017年指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据此可知,新中国重视体育外交主要是为了(     
A.展现中国时代风貌B.推进人类共同进步
C.建成世界体育强国D.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今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197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先后有:马耳他、墨西哥、阿根廷、英国、毛里求斯、荷兰、希腊、圭亚那、多哥、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卢森堡、牙买加、乍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这些国家都(     
A.抛弃了意识形态的差异B.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C.支持中国主导国际事务D.跟随中美两国建交步伐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4 .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将为破解诸多发展问题提供更多助力。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B.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C.是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D.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80年,邓小平对外交工作指示:我国要尽量延缓大规模战争的爆发,至少要争取有50年到70年的和平时间。此后,我国改变以往“联苏抗美”或“联美抗苏”策略,实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政策。这一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中美、中苏和美苏力量对比的新变化B.中国领导人对大规模战争的预断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来D.现代化建设从高速到高质量变轨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如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期接见非洲、日本等民间友好代表团时的谈话摘录
1960年5月“我们要区别美国人民和美国帝国主义分子……就是帝国主义分子,我们也不是准备一万年不和他们来往。”
1961年4月“我们要扩大团结的范围,把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全世界除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以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团结在一起。”
1965年11月“我们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只是限于反对帝国主义分子,现在美国人民起来反对他们政府的侵略政策,我们表示高兴,表示欢迎。”
A.调整外交策略以拓展外交空间B.冷战背景下缓和中美关系的需要
C.逐步确立起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顺应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史学界亚非拉史研究力量维厚,建立了深厚的学术积累。1979年以后,非洲、拉美以及日本以外的亚洲史研究开始萎缩,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亚非拉史研究重新兴起热潮。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与亚非拉关系的变化B.外交政策方针的调整
C.第三世界地位的变化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
8 . 有学者在论述新中国外交时,认为中国已从“70年代前的‘体制外’国家和80年代的‘游离性’国家,转变成了‘体制内的负责任大国’”。该学者旨在强调现代中国(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治理B.外交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C.多边外交理念趋于成熟D.外交方针随着世界形势不断变更
9 . 截至20世纪末,中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十八大以来,文化外交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欢乐春节、亚洲艺术节、中非文化聚焦等一批文化交流活动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外交的标志性品牌。这表明文化外交(     
A.成为区域合作的主要手段B.实现外交工作重心转移
C.致力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D.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远航东南亚、东非等地,到访了 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给这些地区带去的不是火与剑,而是和平与友谊的种子,留下了友好交往、传播文明的佳话。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不愿意再看到战争,更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后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梅菲斯特”,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 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对中国的歪曲和偏见。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担当。中国人民应当也能够更好地担当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各国共同繁荣的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把中国描绘成“梅菲斯特”的想法是一种对中国的歪曲和偏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新时代中国外交史实说明中国人民“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担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