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据1964年统计,新中国全年卫生事业费九亿三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二亿五千余万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这就是说,用于八百三十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当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时,毛泽东十分震怒,于是在1965年6月26日发表了一个讲话:“医学教育要改革……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由于有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和短期内培养大批适合农村经济条件的基层卫生人员的独特构想,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到1975年底,全国已有8501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的卫生员3282481人、接生员615184人。这支队伍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卫生部拥有的卫生人力总量(220万名卫生技术人员)。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德成《毛泽东与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农村医疗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
2018-06-19更新 | 391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平罗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叶卡特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杰出的女沙皇,她执政34年,对内继承和发展了彼得一世的改革事业,面时18世纪下半叶的国内外形势,推行“开明专制”,进行行政、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叶卡特琳娜二世即位后立即奖赏在政变中立功的贵族和军官,还把大量土地连同1.8万农奴赏赐给亲信,培植势力。1764年颁布敕令,决定重新没收教会土地,交给国家经济院管理。她取消了彼得三世时丹麦的宣战令和俄普军事同盟条约,从普鲁士撤回了俄国的军队。17735月,狄德罗60岁时,来到俄国,受到女沙皇的热情接待。她的敕令中,取消了工业垄断权,宣布工商业自由,允许一切人创办各种作坊并生产各种的手工业品。对外贸易方面继续推行彼得一世时期的重商主义,保护并鼓励本国工商业发展的政策。18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加上宫廷和官员们的开销不断增加,造成了国家经济混乱和大量国家预算赤字。面对此种严重形势,叶卡特琳娜二世政府除了袭用增加赋税的办法外,还用发行纸币和公债的办法来弥补赤字。

——摘编自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很多中国学者认为“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已变成了时代标语,经济编制的呼声日高,“拯救这末日的厄运最普遍有力的手段就是所谓的‘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1934年上海商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行统制工业政策的要求。自1935至1937年,南京政府及其官员加强了参加商业、工业和银行业的活动,政府举办的工商业迅猛增长,掌握了工商业和金融业的领导权。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名为“计划经济”的战时经济方针,使国民经济实现计划化和军事化,其实质就是经济统制;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统制经济”,1941年确立起统制经济体制,并全面实施;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国家总动员的》的颁布,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进入其强化阶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实行的统制经济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代以前,青海一直是坐落在藏蒙和中原边疆区域之间的行政归属既不甚明了,又不曾稳定的广袤之地。《丹噶尔厅新志·序》指出,其地“汉、蒙、番、回错杂其际……措治者颜称疲难”。西宁办事大臣雍正初年到任主理青海事务后,力协朝廷,建立民族管理机制,并对青海及周边区域勘土划界,确定了青海在近现代中国疆域中的明确地域界限,使青海最终成为全国管理系统中行政区域之一。这一行政区划的确定对青海以及临边四周的行政区域之形成具有永久的影响力。乾隆时期对这些决策和变革加以巩固和确立。清代满族朝廷以国家政府的身份,在青海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力图创立一套全新的地方政治管理体系,和入关前满族吸取多元文化(例如藏传佛教及儒家汉文化》与民族人际资源(如入关前纳入满洲八旗的蒙、汉等民族)去建立一个新朝代之实践同辙同轨。昭示着为什么清代青海的地方治理可以使之形成清晰的疆域,一改前朝所难。

——摘编自贾宁《西宁办事大臣与雍乾时期青海多民族区域管理制度之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时期能够划定青海行政区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海行政区划建立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金于1141年达成绍兴和议后,金朝得以占领淮水以北大片土地。金熙宗到世宗将大批的女真、契丹与奚人迁往中原,计其户口,给以官田。其受田办法有二:一为受牛头地(注:按女真传统依靠牛具授田征税),“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实行于女真人较集中的聚居地,比屋连村,处于汉人州县之间。二为计口授地,每口授田三十至五十亩不等,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世宗派出官员查实户数,要求必须自行耕种,地有余而力不足者才许租佃。规定不耕种者杖六十,受租百姓无罪。凡受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6万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期土地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期土地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经历了庚子事变的惨痛教训,朝廷上下意识到非改革难以自保,清廷决意行新政。而千头万绪,兴学堂、停科举、奖游学为茕大者。袁世凯上奏朝廷“改设学堂,酌拟教规,谨将试办章程,缮单呈览,恭折仰祈盛鉴事”。他认为“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外,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名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2年春季清廷接受袁世凯的要求,现有官员必须接受新的学术机构的重新培养,而且必要的时候要到国外进行考察。此外,他还在直隶省城筹办学堂,“一切章程……至指授西学,需用洋员,查有美人丁家立……现已招致来保,仍派充西学总教习”。1905年,经历了一场日俄战争的危机,袁世凯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要求废除旧的科举制而代之以新的考试制度。袁世凯在直隶的教育改革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典范模式。

——摘编自牛秋实《袁世凯与近代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袁世凯教育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教育改革的影响。

2018-05-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全国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曹几度变迁,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可称为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范。唐代正式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中央“三权分立”体制。三省制下中书、门下意见相左时,可以由政事堂作为中央最高决策机关统一协调决策。三省长官既各自统领本省政务,又以宰相身份联袂入朝,在政事堂轮流秉笔决事,共议国政,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将三个职能不同的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高效的中枢系统。隋唐时的“六部”是从魏晋时“六官”改革而来,即吏部、民(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委”,秦汉时“丸大部委”(九寺)被缩减掉3个,一直沿袭到清朝。李世民当皇帝时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机构精简最彻底。时由开国宰相房玄龄主持,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位为640员,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可见,“三省六部”制明显优于“三公丸卿”制,大唐盛世与政体的先进不无关系。

——据杨峰飞《三省六部制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与现实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大部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大部制”改革的作用。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顺治时设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康熙时河道总督也兼治京杭大运河。雍正帝将河南、山东黄河段设为东河,江苏段设为南河,分置两河总督管理。乾隆时期,两河总督在各省设置了二十多个厅汛,每年用于河工的经费平均在七百万两左右,占当时国家收入的六分之一。1855年,黄河在河南决口,当时内争外扰几乎将大清王朝逼到了死亡边缘,堵筑黄河决口所需多达两千余万两白银,捉襟见肘的清廷迟迟没有解决,黄河终夺山东大清河入海,苏北河道遂断流,江苏南河总督成为摆设。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一代大政——河工,关系黄河、大运河治理的国家工程,失去了昔日的殊荣而走上了解体之路。当然,河政体制的消逝也与晚清海运、铁路运输和商品市场扩大等密切相关。摘编自贾国静《清代河政体制演变论略》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河政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清朝晚期河政体制逐渐解体的原因。
2018-04-03更新 | 387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代杜佑自幼读书勤奋,经传之外,尤其重视历史典籍的学习。他十八岁开始从政,从县丞起步,后来担任地方刺史、淮南节度使乃至宰相。杜佑虽位极将相,而好学不倦。他认为诸经率多记言,罕存法制,故究心于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意图总结历史上经验教训,以为施政的张本。从766到801年,杜佑历经三十六年著成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的《通典》,成为中国典章制度通史的首创。《通典》凡二百卷,分为九门,杜佑认为“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以食货(财政经济)居首,次为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门又各分子目。杜佑批判颂古非今的思想,强调今胜于昔,指出制度设置与变革,事皆相因,主张一切事情,应该“酌古之要,通今之宜,既弊而思变”。杜佑的历史进化观点,与唐朝发展开阔人们眼界有关,也受唐初史学发展,尤其刘知几的史学评论影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杜佑代表作《通典》的史学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杜佑撰写《通典》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承天太后(953—1009年),名萧绰,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生母,自保宁元年景宗即位至圣宗统和二十七年,承天太后先后以皇后和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40年,多次击败试图夺位的宗室贵族,化解政权交接的危机。她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辽历代皇帝都有意夺取黄河以北之地,北宋亦想收回燕云之地,承天太后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承天太后推进政权汉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辽承天太后在历史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