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淝水之战后,东晋政权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南朝宋高祖刘裕在掌握朝政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刘裕掌权后,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他罢免或处死了许多士族或皇族出身的贪官污吏。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他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他还敦崇学艺,修建庠序(地方学校),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刘裕死后,其子刘义隆继续实行他的政策。由于刘裕父子的改革,宋初的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刘义隆在位的30年左右用元嘉做年号,因而历史上称之为“元嘉之治”。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裕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裕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5年起将海关全部收支总账分为海关经费支出账、海关没收和罚款收入账、吨税收入及用于航务设施的提成账、所有其他规费收入和开支账。所有海关可自行处理的结余,一律存放在指定的银行,没有得到总税务司的允许各关不得截留。1870年又公布了十项有关会计收支的条例。1873年成立了贸易造册处,负责印刷各口贸易统计季报和年报,编写贸易总报告。统计内容涉及中国财政、经济、货币、金融等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关于鸦片、茶、丝、黄麻和大豆等大宗进出口商品。为加强海关财务检查,在总税务司之下,专设掌管会计的稽查账目税务司。“该部门税务司总管辖海关之会计并审查各地海关之会计,至少每年到各地巡视一次,副税务司驻留北京总司署负责审查各关报表”。海关税收从1865年的830万两增加到1875年的1200万两,而1885年增加到1450万两。

——摘编自段晋丽《赫德与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的建立》等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时期建立海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海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积极作用。
2022-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辽圣宗耶律隆绪(9821031年)是辽朝统治时期最长的国君。这一时期,辽朝国力达到了鼎盛。下表为他执政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时间措施
983“诏谕诸县令佐如遇州官及朝使非理征求,毋或畏徇。恒加采听,以为(考核之)殿最。”东京、平州发生旱灾、蝗灾,国家发仓赈济;南京秋雨伤稼,停收关税以通山西籴票。
988“诏开贡举,放高举一人及第。”
995“诏诸道民户应历以来胁从为部曲(奴隶)者,仍籍州县。”
1017公主赛哥擅杀无罪婢,被降为县主。
1021立长子宗真为太子,确立长子继承制。
1026“诏北南诸部廉察州县及石烈、弥里之官,不治者罢之。”
“诏大小职官有贪暴残民者,立罢之,终身不录;能清勤自持者,在卑位亦当荐拔;其内族受赂,事发,与常人所犯同科。”
“诏自今贵戚以事被告,不以事之大小,并令所在官司按问。”

——根据《契丹国志》《辽史》等整理

材料二   金朝建立后,从金太宗时期到世宗和章宗之际,原来使用奴隶生产的猛安谋克户,这时“往往以田租人”“取租而已”。泰和四年九月,又“定屯田户自种及租佃法”。金熙宗时,废勃极烈制(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倚重国相级别的高级官员统治国家的制度),改革官制。在中央设尚书省,下设六部。又设御史台,监察官员活动。在地方实行路、府、州、县制度。财政方面,对土地收二税,对人民按财产征物力钱。金太宗即位后,设立科举制度以取士。完颜亮时,建国子监。金世宗时,又相继置太学和州学。女真、汉族和契丹族的知识分子进入政府机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中,辽朝、金朝封建化措施的相同之处。
(2)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措施,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封建化有何意义。
2022-05-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安史之乱以后,战乱频繁加剧了农民逃亡、土地兼并的程度,封建政府所掌控的户数下降,失去了大量的纳税户,租庸调制也随之崩溃。唐朝政府为了维持冗滥的官僚机构所需要的庞大俸钱和行政经费,导致了“兵冗官滥,为之大蠹”的被动局面。随着政治的黑暗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吐蕃、回纥、党项等少数民族也借此频繁侵扰唐朝边境。公元805年宪宗即位,他励精求治、全面变革,其中变革的核心就是财政制度。为了增加唐政府财政收入、重振朝纲,国家财政大权便逐渐由尚书省户部四司转向中央三使。将两税使分为三人,国家赋税划分为江淮以南、荆南以东及三川三部分,并在西北度支使辖区设置榷盐使。改革中严厉打击贪污不法官员,如中书省堂后主书涓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招权纳贿,被刺死。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摘编自马慧芳《浅析唐朝元和年间财政制度改革》

材料二     府兵之制起于周。籍民为兵,蠲其租调,而令刺史以农隙教练。分为百府,每府以一郎将主之,而分属于二十四军。其众合计不满五万。隋、唐皆沿其制而分属于诸卫将军。唐制,诸府皆称折冲府。各置折冲都尉,而左右果毅校尉副之。上府兵一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人。民年二十服兵役,六十而免。全国六百三十四府,在关中的有二百六十一府,以为强干弱枝之计。府兵之制:平时耕以自养。战时调集,命将统之。师还则将上所佩印,兵各还其府。(一)无养兵之费,而有多兵之用。(二)兵皆有业之民,无无家可归之弊。(三)将帅又不能拥兵自重。但兵不惟其名,当有其实。唐朝府兵制度存在之时,得其用者甚少。此固由于唐时征讨,多用蕃兵,然府兵恐亦未足大用。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宪宗财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唐朝实行府兵制的积极影响。
2022-05-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模拟(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县以下设立了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即里、社、州、乡。里设里公,州设州加公,乡设乡师,这些职官是地方基层行政机构的最高长官,他们担负着直接治民的重要职责。楚国的基层行政机构是与楚县相一致的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地方政权组织的补充——战国时期楚国封君制的设置。然而,在战国时期,楚国境内还存在着大量的封君封邑。这些封君封邑是西周、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但又和旧的封建诸侯和卿大夫的制度有着实质性的不同。尤其是从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等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封君在国家政治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日趋微弱。封君是楚王所封,在封邑内仅有衣食租税之权。因此可以认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封君制,是郡、县地方政权组织形式的补充。

——摘编自谭黎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论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楚国基层官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楚国基层官制。
2022-05-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的财政经济每况愈下。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减少,但另一方面各种财政开支却直线上升。为化解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清王朝对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税务政策改革与调节。1905 年,五大臣出国考察世界各国宪政,带回来了国外的财政税收制度。1903 年清政府设立财政处,统筹中国的财政税务。1910 年设立财政总处,将分散下去的各省税务权集中收回。清政府初步建起海关监督与税务司并立的二元体制,由税务司负责估税,海关监督负责收缴和分配海关税款。1910 年,清政府在调查各省财政收支的基础上实施一种新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再明确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的职能,来明确国家和地方的权限与财政支出的情况。

——摘编自阳宏润《论清末税务政策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税务政策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税务政策改革。
2022-05-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中期,古文运动兴起,但制诰公文,仍未能摆脱骈文家的积习。元和十五年(820年),元稹由膳部员外郎擢任知制诰,自此迈开了他改革公文的步伐。元稹改革公文得到了宰相段文昌和穆宗皇帝的支持元稹改革公文包括内容、形式、语言等各个方面。内容上,务必明确具体,实事求是,一扫含糊模棱之辞,对升贬者必明示其原因;形式上,则打破骈四俪六的对偶句式,引进单句散行的古文语法;语言上,删繁留简,力求明白晓畅,古朴简洁。继元稹之后,白居易亦写了大量的古文散体制语,明显含有继元稹将公文改革进行到底的意思。公文改革的成功使古文运动取得了最后的、完全的彻底胜利。

——摘编自王勋成《唐代公文改革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公文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公文改革的影响。
2022-05-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西南名校联盟“3+3+3”高三教学质量诊断性联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教化”则是通过倡导、劝勉的手段,统一人们思想,造成忠于封建皇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武帝时,更加重视“教化”,将乡里的教化跟严格遵守封建等级秩序直接相联系,认为在乡间尊敬年长者跟在朝廷尊敬爵位高者,同是自古以来不能违背的规矩,能够这样严格遵守封建等级秩序就是有道德。武帝又将教化与举贤良密切结合起来,按照封建纲常伦理为标准举荐出人材,这些人既能为封建政权效力,又可成为乡里的表率,使有更多的人效法他们。兴太学和郡国学也是武帝“明教化”的一项内容,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课程为儒家五经,“令天下那国,皆立学校官”。这样,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上下一同灌输忠于皇帝、遵守封建等级和伦理秩序的意识,“明教化"以统一思想的目的达到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明教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明教化”举措的意义
2022-05-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全国卷命题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亲政,志在平北齐,定江南,统一全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集权,扩充兵力。一面削夺宗室诸王及勋贵大将的权势,一面要求宗室诸王及将帅的故旧部属不得尽忠于故主,要求只能以天子一人作为专心奉事对象。为了对北齐用兵,在府兵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幕兵范围,将征兵对象推及到所有均田农民,且“改军士为侍官”,“侍官”犹皇帝侍卫,明确了府兵的“禁旅”“宿卫”性质,改变了原先府兵将领“自相督率”的现象,当兵之民既有“侍官”的荣誉,又逃避了国家赋役,出现了均田农民踊跃当兵的局面。武帝大力整顿府兵军纪,用法严整,又经常体察军情,慰勉将帅,笼络军心。周武帝在释免奴碑、杂户的同时,为避免激化统治集团矛盾,又把部分奴碑赏赐给有功的将领和勋贵。建德二年(573年)武帝集群臣、沙门、道士,“辩释三教先后”,结果得出“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的结论,建德三年五月,武帝“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建德六年平北齐,武帝又令断齐境佛法。

——摘编自余世明《北周武帝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武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武帝改革的影响。
2022-08-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田地荒芜、水利失修、百姓流离失所。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针砭时弊,以“民本”思想为主导,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显德二年(955年)五月,世宗下令“毁佛”,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以外的寺院3万余所,敕额以外僧尼一律还为编户,禁私度僧尼。鼓励逃户回乡定居,安抚流民,招民垦殖逃户田。显德五年(958年),颁布《均田图》,派遣官员赶往各地“以据田亩,均定税赋”。954年周世宗命李谷到澶、郓、齐等州按视堤防,发丁夫六万人修理了三十天。再派吴延祚去修理黄河河堤,减轻了黄河水灾,使流民生活初步安定。采纳张永德建议,杀樊爱能、何徽及将校七十余人。同时大赏有功将士数十人,检阅禁军,留用精锐老弱,又招募天下壮士到京城,令赵匡胤考较武艺,挑选优异者组成特别精锐的军队称为殿前诸班。周世宗还修订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

       ——摘编自欧阳修《新五代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影响。
2022-08-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