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入关后,在沿用明制的基础上,对官缺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后,还通过开科取士和“博学鸿词科”,以及增设通政使司、大理寺、鸿胪寺、国子监和钦天监等部门来吸纳汉族官员。此外,清朝还特设理藩院,分全国为18个行省,每省设巡抚一人,其中直隶、四川设总督而无巡抚,二省或三省设总督一人,而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专设巡抚。清朝初期,在东北地区分设三将军等官,管辖八旗人丁和少数民族。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立奉天府为管辖东北汉人的最高民政机构。为了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统治者们设置了一系列的国家机构,创造性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配置,并制定符合自己需要的军队体系,使整个国家各个机构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转。

——摘编自盛晴《清朝入关前后军政体系改革的研究》


(1)概括清朝入关后官制改革的措施。
(2)简析清朝入关后官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宋的政局需要不断的扩充军事力量,鉴于当时养兵费用浩繁,宋孝宗(11621189年在位)大胆改革军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义兵制。“籍民家三丁取一,以为义兵,授之弓弩,教以战阵,农隙之时,聚而教之”。义兵制的实质在于寓兵于农。义兵既不脱离生产,又不荒废教阅,既壮大了军事力量,又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采取义兵制也是迫于当时国家的需要,一方面军事力量不足,难以抵御外侵,一方面国内经济尚需发展,民不富裕,财政压力大,因而只能采取此种能稍稍两全之策。像选拔文官一样,宋孝宗重视军事人才的选拔,要求各地荐举将领不受等级和数量的限制。

——摘编自王世东《宋孝宗赵奋的为政治举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孝宗军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孝宗军事改革的作用。
2022-06-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初地方实行督抚制,地方层级多,机构重叠。鸦片战争后,地方职能不断扩大,局、所林立,管理混乱。1906年,清政府在参酌各国制度的基础上,推出了地方官制改革大纲,遭到大多地方督抚反对。宪政编查馆于1907年推出了折衷的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各直省官制通则》:“各省督抚依旧总理地方军政,督抚衙门设置幕职佐理文牍,分科治事;省以下,为府(直隶州)州(县),裁撤分守分巡各道,设立议事会和董事会等自治机构;分级设立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初级审判厅,实行司法独立。”方案颁布后,清廷在东北三省试点,要求其余各省“十五年内一律通行”。民国成立后,部分制度仍有沿用。

——摘编自费秋香《论清末新政的地方官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推行地方官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地方官制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世祖忽必烈任用卢世荣施行理财改革。卢世荣主张“官自酤卖”,由官府垄断酒的买卖;他还主张国家收回权贵经营的冶铁业,改为官营。次年,他又奏请海外贸易由官方操纵,实行“官本商办”制度,由官府选择海商作为其代理人操持具体事宜,海外贸易利润按七三开分成。后来,他还建议由国家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发展畜牧业,政府提供本金,选择部分蒙古牧民自主经营,官民八二分取利润。卢世荣力主重新设立常平仓,在商品供过于求低价时收购商品,待到市场供不应求时,再高价抛售商品。此外,他还利用课税的方法,调节供求,并严厉打击商家的不法投机行为。卢世荣理财改革时间不长,但其对权势豪商所享有的特权予以限制和裁减,使得以成为元代历史上的一代能臣。

——摘编自吴晶晶、王福革《元代卢世荣理财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卢世荣理财改革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卢世荣理财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51994年,科技体制改革进入调整和创新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和激励技术交易的法规。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规定了科技事业的基本方针,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科学技术经费的投入占比,建立高新区并实行优惠政策、发展技术市场,这从根本上明确了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为中国科技法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科技管理机制的改革释放了全国各类科研院所的科研动力,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刺激了科技创造的源动力,科技人员管理改革激发了研发主体的创造力。此外,科技服务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并在全国扩张,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摘编自姜江《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服务业与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5-1994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5-1994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传统科举以明经科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死板,无法验证真才实学,与关陇集团颇有渊源。为压制关陇,武则天逐渐降低对明经的重视,增加进士科的考试门类和难度,供非贵族子弟参与,为贫寒子弟入仕提供了制度保障;考试内容涉及儒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改革后,进士科地位提升,世人观念改变,激发了寒门学子政治热情。为了扶植自身力量、笼络人才,武则天开创了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以笔试为主,笔试后进行策问,考生在殿堂直接与皇帝交流,发表政见,提高了社会对科举关注。武则天时期,面临突厥、吐蕃威胁,开创武举,以满足国家军事需求;武举涉及枪、射、骑等实战技能,延续近1200年。

——摘编自《关于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科举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武则天改革进士科的社会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材料   1883年,日本文部省公布了《农学校通则》,第二年又制定了《商业学校通则》。以此为起点,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近代职业教育。明治初年,文部省明确指出:尽管我国文明确有进步,然而这种科学知识与技能尚未渗透到普通民众中间,教育与劳动显然分开,农业及工业等各种事业大部分仍因袭陈规陋习;今天国家欲充实未来的实力,必须努力向民众子弟施以科学技术和实业一致并适当结合的教育。因此,当时日本的大、中、小学都贯彻技术教育的方针。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小学开设了手工科,中学开设了实业科目;另一方面,在各级教育上,专设了实业学校,如初等教育开办实业补习学校、乙种实业学校等,中等教育开办实业中学、甲种实业学校等,高等教育则开办专科实业学校。

——摘自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明治政府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政府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2-04-23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以获得财政收入的做法,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实行专卖制度的是齐国的管仲,开创了禁榷法的历史。此后,禁榷法几乎被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所采用。历经五代十国的战乱而建立起来的大宋王朝,出于增加财政收入和国防战略的双重目的,沿袭了唐代以来的茶叶专卖制度,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完善。宋初的榷茶法为官购商销的交引法,政府置吏管理生产茶叶的园户,通过对园户茶叶的全部垄断收购来实现茶叶的专卖。北宋的榷茶法以频繁变动著称,这主要是针对东南茶而言的。除此之外,宋初对东南茶实行禁榷,而川茶和广南茶则任行通商,禁其出境。北宋榷茶法变革的特点体现了统治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灵活的茶叶专卖政策,并对以后历代的茶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恩宗《论宋代榷茶法的变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榷茶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榷茶法影响。
2022-04-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地方体委为主导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国家体委成立了训练竞赛六司,开始优先发展竞技体育,通过加大竞技体育财政投入等方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1986年是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元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草案的总方针是“推动体育社会化、科学化,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由于此次改革存在不完整与不健全性,国家体委于1993年制定《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体育体制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首次提出要将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推进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在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又进行了新一轮的体育改革,重点围绕政府、协会、竞赛等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其效益正逐渐对全民健康产生影响。

——摘编自穆文浩《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回溯与构想》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先是,桑弘羊为治粟都尉(管粮食),领大农(管农林事务),尽管天下盐铁。弘羊作平准之法(平抑物价条例),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在不同时期向不同地区转贩不同商品的做法,相互转输)。置平准于京师,都(管理)受天下委输(流通事务)。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欲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而万物不得腾踊。至是,天子巡狩郡县,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线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捐粮升迁、赎罪)。山东漕粟(漕运的粮食)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馀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于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再百斤焉。

是时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皇帝的供养只能靠财税),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

——摘编自《资治通鉴第二十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财政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弘羊财政改革的意义。
2022-04-10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