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美在历史学习中发现,严复、陈寅恪、钱穆等著名学者都曾评价,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大都为宋人所造。小美尝试考证当下都市生活习以为常的“饿了么”“美团”等外卖服务是否在宋朝也有流行,据此,搜集到以下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朝代作者著作节选内容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笔记体散记文)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笔记体)
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处处各有茶坊、酒肆……下饭鱼肉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笔记体)
孝宗皇帝孟享(宗庙祭礼)回,就观灯买市……宣押市食(宣召内侍点外卖吃食)……如李婆婆羹,南瓦子张家圆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小美搜集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外卖服务早在宋朝也有流行”是否可信。
2023-06-21更新 | 70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谈谈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2022-05-3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2022届高三5月底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花生的起源,有学者认为中国是花生起源地之一,也有学者对此质疑。

材料

①西晋稽含的《南方草木状》(304年)中,对千岁子的描述说:千岁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干者壳肉相离,撼之有声。从其记载所述的性状来看疑似花生。(注:同时千岁子这个名称在《本草纲目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中又名仙人掌草,是一种攀缘在岩石上的植物。)

1958年在浙江省吴兴钱山漾原始社会遗址中和1961年在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掘得了完全炭化的花生种子。用碳14年代测算法对两地与花生同一灶坑出土的稻谷、木炭等遗物测定,距今分别为4700±100年和公元前2800±145年。

201442日,由多国农作物遗传学家参与的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个花生全基因组图谱绘制工作,证田间栽培的花生是两个野生种自然杂交的后代,而二者的原产地均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巴拉圭到阿根廷一带,时间公元前3000~2000年。

④南美洲的花生野生种群,分布在从巴西北部至南纬35%的区域,我国属于这一气候类型的地域宽广,又有干湿交替适合野生种群生长与保存的条件,尤其在福建、云南、江西、广西等未垦殖的林区边缘地带。

——摘编自游修岭《说不清的的花生问题》等

根据材料,说明学者质疑中国是花生起源地的依据,指出运用史学界有争议的史料应秉持的态度。
2024-05-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4 .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思想界肯定和认可王安石变法,甚至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对王安石的政策主张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一变化表明
A.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B.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
C.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解释呈现客观性的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郑观应去世时间的不同历史叙述,据考证辨析最有可能是
史料采集时间史料来源史料内容
1979年左右郑观应的三子郑润粢回忆“我父死时正是我中学毕业那年,即1922年5月下旬……死时我正在他身边”。
1937年《郑雍陌祖房谱》“官应(郑观应的本名)公……卒于民国十年辛酉五月初七日(1921年6月12日),享寿八十。”
1921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初十)上海《申报》刊登郑观应亲属发布的一则讣告“郑公陶斋,于夏历五月初九日寅时寿终,谨择于五月初十日酉时大殓……”
1921年7月19日(农历六月十二)上海《申报》刊登郑观应亲属发布的另一则讣告“……陶斋府君,痛于辛酉年夏历五月初九寅时,寿终于上海招商局公学驻校校董公寓……择期扶柩回籍安葬……”
A.1922年5月下旬B.1921年6月12日
C.1921年6月14日D.1921年6月15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关于秦朝徭役,《史记·陈涉世家》中有“失期,法皆斩”的记载。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徭律》却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没有及时出发),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可见
A.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B.《史记》属于私人修史可信度低
C.考古发掘是还原历史的唯一途径
D.《秦律》客观再现秦朝历史全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据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东南沿海市场
B.1919年北洋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洋务运动是一场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D.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历时期的一条鞭法,正式确立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约束了当权者滥发货币的权利,切断了明王朝通向恶性通货膨胀之路,推动了生产和贸易增长。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与产物,推动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后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等

材料二   19346月,美国颁布“白银法案”,在国际市场大肆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为寻求创造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信用货币,南京国民政府经多方探讨,于193511月推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完成了从“金属单元货币”到“信用货币”的转变。对此,马寅初曾批评说,法币制度的设计注重在对外的稳定,而法币对内价值的稳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后,国民政府的权威与法币的价值紧密地拥绑在一起,由于国家政权与社会经济的基础并不稳固,新币制难逃多外的命运。

——摘编自贾钦涵《“纸币兑现”之争与1935年法币改革决策》

材料三   2009年,人民币开启国际化进程,这被认为是21世纪维欧元诞生之后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事件、2017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共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不断优化,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使用也稳步扩大,成为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

——摘编自张晓莉、李倩云《人民币国际地位、汇率波动与境外中国金融资产持有量——基于PVAR的实证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近代转型史。所谓转型就是把落后的“传统中国”,转变成进步的“现代中国”。这种转型是一转百转的。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宇宙观、人生观、政经理论、价值标准无一不转。从总体上说来,我们近代转型运动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但是政治转型则迟至五十年后的戊戌变法,企图把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转变为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了,孙中山接棒,要用暴力革命来废除帝制,改采美国式的共和政体。

——摘编自唐德刚《段祺瑞政权》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1840——-1949年)社会转型的心个方面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1-10-1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吕思勉曾说“考据无论如何精确,总只是考据,不能径作为事实,这是原则。但亦有例外。如佛教的输入,断不能将宗教家的传说,即认为事实,后人考据的结果,其势不能不采。”他旨在说明
A.史学考据需要审慎态度B.史学考据背离历史事实
C.宗教传说不含史学价值D.考据结果就是历史事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