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冶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 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据《海河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0-07-08更新 | 4743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师苑中学、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欧洲,19世纪初的城市街道普遍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中期,已改用花岗石及方木块铺路,及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欧洲当时
A.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B.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
C.各国市政立法的完善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022-03-30更新 | 1469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如下表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时限

1949~1956年

1957~1977年

1978~2020年

战略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个现 代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孔祥利《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

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变革”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或几个阶段,自拟论题并加以解读。(要求:论题明确,时段清晰,紧扣主题,史实准确,持论有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人民日报》所载四个劳动模范的事迹。

姓名

所载时间

事迹

王进喜

1958108

玉门王进喜钻井队9月份完成钻井进尺500947米,创全国最高纪录、世界少有纪录。(1960年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

焦裕禄

196627

河南兰考县常年遭受涝、沙、碱三害,全县149个大队,焦裕禄忍受着肝病的痛苦,跑遍了120多个,带领人民进行除“三害”斗争,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杨善洲

199961

1988年退休后隐居在云南大亮山,用11年的时间绿化了2.5万亩土地。他经常将路边的树苗、马路上捡的果核,种植到山上。

张桂梅

20191129

11年扎根云南大山之中,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20年来养育136名孤儿,实现了1800多名女生的大学梦。

—据《人民日报》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17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不同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人物评价
司马迁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李贽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毛泽东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A.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准确B.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C.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D.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
6 .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B.《岳飞抗金》历史剧
C.《资治通鉴》译注本D.平定准噶尔的传说故事
7 . 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在官方文书《对外宣言书》中最早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此后,"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的思想不断发展。南京临时政府这些举措利于(     
A.塑造国民的宪政观念B.削弱政府的社会影响
C.激发民族认同的意识D.消弭满汉利益的冲突
2023-02-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史料分类和史料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诗经·大雅》(西周)《墨子·兼爱》(战国初期)《孟子·滕文公》(战国中期)
A.大禹治水一手史料不断丰富B.大禹治水传说和史料矛盾
C.史料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印证D.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2023-08-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师苑中学、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这表明
A.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历史评价随现实需变而不断变化
C.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
10 . 清朝的财政体制,户部拥有“制天下经费”的权力;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原来掌管地方财政并直接听命于户部的藩司,转而受制于督抚。这表明晚清时期
A.政府权威丧失殆尽B.传统的财政体制已经瓦解
C.权力结构发生变化D.地方督抚主导近代化进程
2020-03-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届高三二月开学摸底(延迟开学网络考试)(A卷)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