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铭文,以及对我国古代碑碣刻石的收集、著录与研究,称作金石学。这一专门之学创建于宋,在宋朝之前,历史上虽然也有关于前人对金石文献进行研究的记载,不过,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毕竟是一鳞半爪,并不成系统,因而也就不能称其为“学”。……金石学发展至清代,呈现出复兴进而繁荣的景象。随着金石学研究成果的日益增多、范围的不断扩大,在金石学自身渐趋科学的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金石文献脱离附庸于史部目录类的地位而独立成为史部的一个子目,且再细分子目……此外,随着金石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新史料意识全面觉醒,学者们在利用金石证史方法研究历史的同时又对这一方法进行思考和总结,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已指日可待。

——据崔文印《宋代的金石学》、王雪玲《论清代金石学的学术自觉与理论价值》整编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个辉煌发展和总结时期,到晚清,由于西洋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贫穷落后的精神刺激,促使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总结、反思,由经学的汉、宋之争,进而展开今、古文经之争,进而展开更广泛的诸子研究……科举制度的废除,表明即使在官方程朱理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也已不复存在。在这种背景下,随着三大考古发现的真谛被逐渐揭示出来,金石学有可能因其研究领域扩大、研究对象深化而步入近代考古学。晚清社会是一个“千古未有之奇变”的社会,学术思想因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旧史学向新史学演进,金石学向考古学演进,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刘毅《从金石学到考古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石学在宋代成为专门之学的原因,概况金石学在清代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金石学向考古学演进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学相继出现三种“新史学”及三次史学转型,在主旨和内涵上不尽相同,但都对传统史学加以“扬弃”,并且“弃”多于“扬”。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源远流长的传统史学范式趋于式微,而传播欧美史学理念及采用欧美范式来书写历史蔚然成风。同时,著述语言则大多采用杂糅众多翻译元素的现代白话文,书写的形式也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札记体转变为专著、论文和通史等体裁,而历史研究的史学趋于形成;历史不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事迹,而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经验,而历史研究的要旨在于“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非止于“记载事实”;历史叙事也不再以华夏中心,转而接受某种世界史观;历史的功用不仅在于资治和“惩恶扬善”,而且关乎国民教育和国族构建。此后,在1946—1966年间确立了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排斥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史学”和欧美史学,并且学术和政治的边界不清。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史学思潮经历了“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学去”“走向系统化”“走向跨学科研究”等交替递进的演化过程。各种史学思潮的兴替,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史学的多样性,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

——摘编自李剑鸣《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材料二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只是注解式地单向借用,而不能在细致微观的研究中加以深化、发展和修正,乃至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以“应对西方中国学的挑战”。因此,不可“对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

——摘编自《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新时期史学转型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2023-03-2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中长期负责济贫事务的埃德温·查德威克依托医生群体,通过调研究分了解到英国民众正置身于极为恶劣的公共卫生环境下,他以个人名义起草了一份议案,想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都能通用的卫生管理标准规章,这项议案于1848年8月通过议会辩论,成为全国性通用法律,还创设了非临时性的中央卫生管理主导机构-卫生总署。卫生总署对各地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管理意见:第一,当有超过十分之一的纳税人申请在该地区实施公共卫生法案时,卫生总署有权命令一个调查员进行细致调查,根据调查报告确定法案是否实施。第二,卫生总署可任命若干调查员监督地方卫生管理工作并参与法案实施监管,还可通过地方调查员的实际调查情况来决定是否应针对妨碍地方卫生管理的行为进行上诉……第五,地方卫生机构如想要贷款,必须首先获得卫生总署的批准。从实践来看,卫生总署权力虽有法律保障,其政策却很难贯彻落实到地方。《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认为:“我们宁可冒得霍乱和其他病的危险,也不愿受欺侮而保持健康。”这些反对声浪使得查德威克于1854年被迫离职。

—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已经自1982年的657万增加到2018年的2.44亿,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从0.65%增加到17.43%。中国城市管理领域亟待注重城市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等本质特征,提出一个整体性的管理框架,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系统,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与现代化。网格化管理思想源于计算机领域的“网格”,是指利用互联网将地理上广泛分布的计算相关技术融合为一体,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结合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数量合理划分责任网格,合理配置组团人员,可以形成专业化管理服务团队。2004年10月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启用网格化管理模式。自此,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达到90%以上,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处理率为90.09%,结案率为89.78%。

—摘编自陆军等《智慧网格创新与城市公共服务深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德威克被迫离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特点及背景。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政府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省、县两级制。但中国省区面积广大,置县过多,省政府有“鞭长莫及、呼应不灵”之苦,尤其在大规模军事、政治行动时显得尤为突出。尽管国民党中也有人提议缩小省区,但并未实行。国民政府为整饬吏治,维护治安,提高地方行政效率,19321936年,在省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专署以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以求起到督察、指导和统筹辖区内各县、市行政事务的作用。行政督察专员由中央行政院直接任命,权力的来源则隶属于行政院,俨然充当了中央在地方的"代言人"。专署制度后期逐渐成为蒋介石扩张个人势力、排除异己的工具,其存废问题引发了国民党内部长期的争论。

——摘编自范鹏鹏《专署与地方治理》

材料二   专区专署制度是一种派出政府制度,其渊源可追溯至西汉的部州制。人民政府建立后,中共在稳定政权、加强有效管理的背景下,沿袭了派出政府制度,在省县之间设立派出政府——专署,以指导、检查县的工作。专区专署制度于19491966年历经三个阶段的探索和调整,形成定制。1967年,专区专署演变为省县之间一级行政,改称为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地区革命委员会又改称为地区行署,并恢复为派出机构。1983年至今,我国实行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部分地区行署仍然存在。因此,专区专署制度是人民政府时期省县之间的派出政府制度的开端。专区专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我国地级行政建制的基础,是人民政府时期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

——摘编自侯桂红《人民政府时期专区专署制度研究(1949——196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设置行政专署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专区专署制度与国民政府时期专署制度的共同之处。
2023-0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赛曲最早是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义勇军高唱的一支革命军歌,1879年第三共和国众议院在共和派倡导下通过决议,将《马赛曲》定为国歌。1882年总理弗雷西讷概括了马赛曲对于第三共和国的意义:“马赛曲是祖国的颂歌”,它使人想起“我们父辈的英雄主义行为”,它是“力量的源泉,荣誉的象征”,在1880年至1914年的几十年间共和政府在军队和学校中教法国士兵和学生们唱马赛曲,一时间高昂、雄壮的马赛曲响彻法兰西大地。正如尤金·韦伯所说,“到了19世纪末这支曾属于一个政治派别的好战、革命的歌曲成为了法兰西之歌,它传播的不仅是歌词还有强有力的认同”。

——摘编自顾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前期对共和文化的塑造》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电影讲述了流亡到上海的东北青年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的故事。1935年伴随电影上映,《义勇军进行曲》开始在全国大范围传唱。1938年,丰子恺写道:“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座谈会,专题讨论国歌、国徽等问题。经过反复讨论,大多数人赞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但有人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歌词存在异议,建议歌词作修改。周恩来认为原歌词可以激励感情,毛泽东也表示“还是原有歌词好”。最后与会者一致赞同不改歌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摘编自刘小兰《<义勇军进行曲>:从抗战最强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马赛曲》诞生和成为国歌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对法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且不必改歌词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歌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科学文化的舶来是明清之际时代性的重大变化,来华传教士与中国士人进行了广泛的思想交流。中国士大夫热切研习探求舶来的各种学理,他们意识到传统科技停滞的最重要原因在于“第(仅仅)能言其法(技巧),不能言其义(逻辑)”,更新知识必须“缘数寻理”,才能“具存实义”发现规律。伴随着西学的传入与明清更替,天文、地理、人治之学等实学为士人所看重,产生了一批脱离空谈“心性”的新型士人与政治家,诞生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一大批科技成就。

——据陈橹《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与历史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时代许多作家和思想家都具有科学教育背景。他们通过演讲和著书立说将科学理论介绍给公众,最著名的莫过于《大百科全书》……这一时期大学里的教授开始接受牛顿的理论,有的教授向学生展示科学原理,并向公众演示自己的发明。科学会和研究院大量建立,其中许多机构有出版图书和期刊的特许权。1738年伏尔泰出版了《牛顿的哲学原理基础》以向公众介绍牛顿的力学原理。这一时期,还有更多的向外行人讲解科学原理和知识的图书出版。

——据李大光《科学传播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近代西欧科技传播途径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生活,提出一条与上述材料中不同的科技传播新途径,并简要说明其优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向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疆阿勒泰先民以滑雪为谋生手段,而关于滑雪的文献记录迟滞一些。如,《隋书》载大兴安岭“地多积雪”,室韦人“惧陷坑阱,骑木而行”,即他们掌握了一些雪橇滑雪技巧;宋代始见滑冰记载,《宋史》称“冰嬉”,但当时冰雪滑行主要用于交通运输;明代,“冰嬉”逐渐发展为体育活动,1625年 (明末),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举行冰上运动会,先是冰球,后又进行滑冰表演,冠军获赏银二十两;清初,鉴于北京一入冬便风雪交加、十里冰封,王室每年十月便在北海冰面检阅八旗冰鞋营的滑冰技术,作为部队训练的内容之一。随着北方民族入主中原,一些冰雪运动也带入了内地。

——摘编自任海《中国古代体育》等

材料二   现代冬奥会诞生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87年挪威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滑雪俱乐部
1890年加拿大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冰球协会
1892年国际滑冰联盟在荷兰成立,随后举办子首届国际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
1895年现代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后,顾拜旦建议举办冬季奥运会
1908年夏季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但天气原因使冬奥会独立的呼声增强
1924年法国沙莫尼市承办“冬季运动周”运动会,现代冬奥会形成

从1928年起,冬奥会与夏奥会在不同国家同一年举行。1940年和1944年冬奥会因战争而取消,被取消主办权的正是轴心国——日本和意大利……从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起,通过奥运促进城市发展,向海外宣传民族国家成为申办主旨,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为此甚至不惜和英、美交恶。……1986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冬奥会与夏奥会“分离”,以两年为间隔交叉举行。1993年以后,每届冬奥会除了展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外,“奥林匹克休战”提案也生效,让全世界人民在和平的气氛中欢度盛会。

——摘编自季成《冬奥简史: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冰雪运动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冬季奥运会产生的背景及举办的影响。
2022-03-31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产阶级家庭的理想是男主外、女主内,妇女远离职场的竞争。而在实际上,19世纪有大量的中产阶级妇女进入教师、护士、职员等行业,也有许多中产阶级妇女参与投资和经营活动:投资运河、铁路、海运业、政府债券、银行保险、经营商业和工业企业等。1870年,议会通过英国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以保证妇女独立经营或工作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这是英国妇女拥有独立财产权的开始。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的投资经营活动规模和数量虽然很有限,但它不仅发挥了在英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扩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女性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影响力,由此推动了社会向两性平等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潘迎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投资经营活动及其原因分析》

材料二   19014月,《中外日报》刊出的一篇题为《拟上海女学会说》文章,作者认为身为女性“有改革之责,发言之权”“中国之积弱由于女权之放失,女权之放失由于女学之式微”“倡兴的'女学',不只是为了‘强国’,还为了争取‘女权’。女学者,全国文明之母;女权者,万权之元素”。1904年,天津《大公报》上发表女子吕碧城诗文,她继续提倡女学和女权,认为倡办女学的目标,不只是使女子“助国家之公益”。还在于“激发个人之权利".

——李长莉《晚清知识女性的“新妇女观”》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的角色变化,概括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投资经营这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女性解放运动初兴时期“新妇女观”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妇女解放的认识。
2021-11-09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练妇女解放女权运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直十分严格且竞争激烈的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原因。正是这种科举制保证了其他各项事业,并使其得以有效运转。这种考试引导着全国上下深谙其中奥妙的父母们直接向他们的儿子灌输经典著作的文学知识,其中包括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选拔最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等等。这种考试为政府招募所有贤能的人,以使政府保持清廉。这种考试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绵延几千年的考试文化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一同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转型。1862年近代学堂及学堂考试的创办,标志着以科举为代表的传统考试开始向近代考试转变。民国时期的考试虽完成了近代化的制度重构,却并未完全实现真正的转型。孙中山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文化遗产,科学取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观念和方法提出了独特的考试权独立学说,并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广州革命政府时期对实施文官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构划,为民国考试的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制度蓝图。

——摘编自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考试制度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关于三代(夏、商、西周)的历史事实,学者们一向是根据考古遗物来进行研究的。至今为止,这些研究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和成就。但是这里有个巨大陷阱,那就是我们到现在为止受以“天下”为框架的史书《史记》的影响太深。一旦把视点太过置于“天下”,眼睛就会模糊不清。如果眼睛被蒙蔽,则原本清楚的事实也会看不真切。事实上很多人都是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来看待考古遗物的。这说明(     
A.要研究《史记》成书背景才能理解作者的立场
B.只有先确定史学研究视角才能更好地解释历史
C.历史研究中田野考古和文献资料应互相印证
D.对历史研究中的常用范式应持谨慎客观的态度
2024-01-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派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