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两位学者对古代文献中关于大秦(罗马)记载的评述。据此可知,两位学者认为这些文献记载表(     
序号评述
1汉魏史册中的大秦传记,“大概由于传闻,不免失真,本土和属土的情况也不易分清;又因为时人相信西方为神仙所居而有所美化,以致无法——指实;然而,也不能认为完全是无稽之谈,从中至少可以略窥罗马帝国在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2《后汉书》之《大秦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系汉人实地见闻的事实,一系编者身倚案头幻想而出的空中楼阁之谈。”因之,“如欲解释《大秦传》得当,必须区别此传记事,何者为实际的事实,而何者则系汉人幻想之谈”
A.借助科学方法得出合理结论B.仍须与考古发掘相互印证
C.以独特的视角阐述历史规律D.对历史研究仍有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代西亚的赫梯帝国,仅在《圣经·旧约全书》中有过零星的记载。到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发现了大量赫梯时期的泥板文书,对赫梯帝国的历史研究开始深入。据此可知(     
A.《圣经》中记载的内容真实可信B.多元历史资料推动历史认知进步
C.历史结论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D.历史学的发展只能依靠考古发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出处
齐国大夫崔杼杀死齐庄公后,太史和两个弟弟都因坚持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被杀。南史氏听说此事后,担心历史记载中断,“执简以往”,发现太史的四弟已经如实记录才放心地回去。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贞观年间,褚遂良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唐太宗欲索取过目,被他拒绝。太宗问他:“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褚答曰:“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据《旧唐书·褚遂良传》
袁枢负责编修国史,宰相章惇的后人以同乡身份,婉转请袁枢“文饰”章的传记。袁枢当即拒绝:“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下,不可负天下后人公议!”据《宋史·袁枢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如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12-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选科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4 .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夏王朝是否存在一直争议不断。考古学界在河南洛阳发现二里头遗址,包括宫殿遗址、作坊遗址等。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表明文献中有关夏文化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且不少是可信的。据此可知(     
A.文献记载须由考古发现来印证B.历史研究注重史料的多源互证
C.多方史料互证还原了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2024-01-3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传世典籍中系统的商代讲述当自《史记·殷本纪》始,司马迁撰作此篇所据文献有《尚书》(包括《书序》)、《诗经》、《国语》、《左传》、《世本》、《大戴礼记》等。这说明(     
A.文献史料不如实物史料真实B.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无法考证
C.传世文献有重要的历史价值D.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历史
2024-01-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5年出版的《窃国大盗袁世凯》,称袁世凯是“反人民的大独裁者”、“帝国主义走狗”。1994年出版的《袁世凯全传》充分肯定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内编练新军、提倡实业、广兴教育的作用。2006年出版的《原来袁世凯》认为“袁世凯不是具有崇高理想的改革家,而是一个追求现实目标的实用主义政治家”。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       
A.学术界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记载差异很大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随时代发展更趋客观
C.不同时期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侧重点不同D.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价标准可以多样化
2024-02-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通常要从史料来源、数量、类型、多个史料能否互证等角度思考史料的可信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的狂热右翼分子——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以未公开且被其修改九百多处的《松井日记》为主要依据,于1985年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妄称:“南京大屠杀完全是政治上制造出来的虚构”。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认为日军军规严格,“军纪严明”,因此“不会发生大屠杀”。

——摘编自李松林《日本学者田中正明篡改松井石根的<战中日记>》等

材料二   近年,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纷纷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历史档案被发掘出来,包括:大屠杀期间负责指挥处理中国人尸体的日军中佐太田寿男在战后的口供称,“毁尸灭迹的部分就达15万具(尸体)”;1990年在德国档案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描述了当时留在南京的多国人士目睹的日军暴行,记载长达一百九十余页;1991年,在美国发现的牧师偷偷摄制的日军暴行动态纪录片等。这些独立来源的历史档案都表明“南京大屠杀”这一惨剧的历史真实性。

——摘编自高兴祖《“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1)材料一中田中正明的观点受到广泛质疑,请尝试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批驳其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历史档案”的可信度,并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你的判断进行说明。
(3)请为更科学、有效地发挥“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价值提供一些建议。
2024-01-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修的行政法典,其中记载:“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五百五十所女道士。凡天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八所。三千二百四十五所僧,二千一百一十三所尼。”而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百官志·崇玄署》中则记载唐朝:“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万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万五百七十六。”对于上述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唐书》为二手史料,无可信度
B.《唐六典》为官方记载,可信度更高
C.史料之间互证有可能探究出历史真相
D.证明唐朝时期道教地位低于佛教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1   明清时期的《竹枝词》描绘道:“济宁人号小苏州,城面青山州枕流。宣阜门前争眺望,云帆无数傍人舟。城中阛阓杂嚣尘,城外人家接水滨。红日一竿晨起候,通衢多是卖鱼人。”

史料2   乾隆时编修的《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济州城南天井闸之东有祠曰报功,祀宋康惠(明朝工部尚书,治河名臣)而下治河诸名臣于其中。”道光时编修的《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总督河院在州治东,或曰元总管府旧治,明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建。弘治间尚书陈某、隆庆间都御史翁大立重修。”

材料二   明朝时,皇帝下令疏浚大运河,罢黜海运漕粮,全由运河运输,不断减少漕运船只顺载货物的限制,济宁地区的经济迅速恢复。明太祖下令“开垦成熟者,听为己业”“敢有荒芜田地流移者,全家还发北外充军”。此外,明政府还蠲除了山东一些特殊年份的秋粮,这使得济宁的山东经济中心地位不断恢复。明永乐年间会通河畅通后,“南控徐沛,北接汶泗”,成为南北漕粮与商品运输的重要码头,济宁迎来了它的兴盛与繁荣。

——摘编自于腾《试探明清时期华北沿运城市夜市经济的繁盛——以济宁为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则史料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济宁社会有哪些价值。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代济宁城市繁荣的原因。
10 . 《史记》记载秦二世和赵高、李斯合谋篡位,考古发现的汉简《赵正书》记载秦二世是合法继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物与文献可以相互印证B.《史记》的表述相对客观
C.考古比文献记载更加可靠D.史料的发现丰富历史研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