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新中国建立以来,现代科技取得了一列重大成就,由下列组图推知(     

                  两弹一星                 中国空间站                  超级杂交水稻                  天河超级计算机                  第三代核电装机

A.科技成果取决于科技工作者努力B.科技发展得益于引进消化创新
C.中国科技引领了世界科技的潮流D.科技发展与国家富强相辅相成
2024-03-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宋室南渡后,张械著《经世纪年》谓:“近世钜公(司马光)作史书编年,乃以魏年号接汉献之统,故其所书名不正而言不顺。予谓献帝虽废,而昭烈以正义立于蜀,武侯辅之,汉统未坠也。”据此可知(     
A.时代发展推动史学进步B.史学研究应进行史料互证
C.现实关怀影响史家论述D.史学争论让历史没有定论
2024-03-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不同时期美国关于海洋航行的主张。据此推断(     
时间人物文件内容
1918年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
1945年杜鲁门《大陆架公告》位于公海以下、邻近美国的海域内的所有自然资源均属美国所有,并应在美国的管辖范围内,大陆架海域的公海及公海的自由与畅游权,将不会受到任何损害。
2004年布什《国家安全指针41号》维护海洋自由,保护合法的军事和商业航行。
A.美国具有捍卫海上自由的传统B.美国用海洋权益促进友邦合作
C.美国以此维护国家利益和霸权D.海洋资源成为全人类共同财产
2024-02-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学习,离不开正确的历史观指导。大历史观看待历史问题的视野,首先要坚持长时段,历史需要岁月的洗礼和沉淀,历史只有拉长了看,才能看得更加真切。其次在于空间视野宽广,只有放到足够宽广的空间视野中去考察,才能看得更为立体。历史的构成,除了时间、空间因素,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历史活动主体。考察和研究历史,既钻进去考察细节又跳出来把握整体,在此基础上抓住其主流本质,细察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等深层次的东西,从而掌握历史主动,推动历史发展。

——摘编自高长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看待中国共产党的100年》


阅读材料,运用大历史观的理论,围绕某一历史主题拟定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论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史学研究方法,梁启超认为诗古文辞、小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善于治史的人往往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于非事实中见出事实”;陈寅恪也曾提出:“小说等虽然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但是具有通性之真实。”

——摘编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篇或多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采用“文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历史层面对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文章篇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1-03更新 | 102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6 . 1943年一位学者说:至于史学,此间(指北平)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事变后颇趋重实用,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讲《日知录》,亦欲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可见,影响史学研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个人学术的旨趣B.优秀的史学传统
C.社会环境的变迁D.理论研究的突破
2023-11-17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失业人口一度高达60余万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市政府开办了一些传习所,又筹集民间资本兴办了一些民生工厂,前后安置失业工人数千人。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振兴实业的同时,政府还兴办了主要培养青年学生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法规,把失业保险列为重要险种,但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推行。受多种因素制约,上海市政府治理失业的成效并不显著。

——据谭玉秀《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上海失业人口高达67万余人。在政府拨款救济的同时,上海总工会发出“全市在业工人捐助一天工资”的号召,得到了全市工人的踊跃支持,全国人民也开展了对上海失业工人的捐助运动。上海市政府鼓励来自周边各省的失业工人回乡生产,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家解雇工人。1957年,上海失业人口降至3万余人。

——据吴文俊《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

材料三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简单劳动岗位消失,上海失业人口剧增。2001年,上海启动“4050项目”,将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列为重点帮扶的再就业群体。所有“4050项目”都必须经过社会公开招标,中标者在政府扶持和市场中介监督下实施。政府还鼓励大龄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由政府给予免费指导、培训和税费减免。五年来,上海创造了职业培训100万人,再就业近百万人的奇迹。

——据宸星《让百万下岗职工走上就业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上海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其解决失业问题成效不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上海21世纪初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新变化,并谈谈你对失业问题的认识。
2023-11-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普法战争后,为了实现国家军事崛起,民族复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军事教育,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战士”。教育部携手军方和各民间组织,帮助初等学校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初等学校努力结合各门课程各自的学科特点,与体育课共同构建起一个多学科渗透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为法兰西民族在身心上双重实现“民族新生”,以及为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助力。

--摘编自曾晓阳《民族复兴视域下的近代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

材料二   始于清末的军国民教育思想是对近代国际军国民教育思潮的主动适应与学习。它顺应了当时中国人急图救亡的政治需求,得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雏新派的大力倡导。其重要内容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及军事知识的教育和军事技能的训练,重视学校体育,改善学生体质,使之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大力宣传武人战功,进行爱国的尚武教育,以培养国民的民族观念和爱国精神。

--摘编自韩玉霞《清末民初的军国民教育》

材料三   1985年,教育部、总参谋部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训练试,点,要求将军事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军事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实施国防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年起,“军事课”在普通高校由试点转为全面展开,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军事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素质类课程,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程建《浅析普通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相关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法国相比,清末军国民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学校军事教育的认识。
9 . 针对社会严重“西化”和学校道德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这两大问题,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改革活动:一是发表《道德教育报告书》,二是全面反思道德教育,三是实施全面的公民道德教育,四是开设《儒家伦理》课程,五是提出《共同价值观》。此次改革的突出特点是(     
A.摒弃西方,回归传统B.注重学校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C.国家重视,强制推行D.注重反思借鉴,重塑民族信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8年出版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第二章标题“元代法定之种族四级制”,确立了“四等人制”的概念;1985年《元代的四等人制》一文将其概念定义为“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同年出版的权威性读物《中国大百科全书》基本认同了这一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大。但20世纪末以来,不少学者对该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基于人种、语言、宗教、文化而划分身份差别或阶级制度的说法是一种对元朝历史的误解。甚至有学者认为“色目人”是汉族认知世界的产物,“四等人制”是汉族人虚构出来的。以上学术争论对我们的启示是(     
A.学者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基于其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
B.历史研究不能迷信权威,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对历史现象的认知应避免基于简单概括和过度解读
D.不能先入为主地开展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政策的研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