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2014年底,众部委积极创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了小额信贷产品——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这一信贷产品对贫困户增收贡献率达12.4%,接近1/8。与传统信贷相比,这一产品(     
A.深度融合了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B.从实物借贷形式发展为货币信贷
C.是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D.彻底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2 . 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但批评司马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B.班彪仿《史记》撰写《汉书》
C.汉代史书的撰写受到政府鼓励D.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学写作
2023-11-12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韩非子·说疑》记载:“舜逼尧,……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代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让出帝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可见(     
A.历史著作都不可信B.时代影响历史记载
C.《史记》更为可信D.《说疑》更为可信
4 . 据考证,曾侯乙编钟上的一句铭文为“临有江夏”,提到了“夏水”,这与《左传》中记载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在乾溪之役(楚国内乱)众叛亲离后“王沿夏,将欲入鄢”中的“夏”一致,都是汉水别名。这表明(     
A.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曾国建国于春秋中晚期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曾楚两国有过正面交锋
2023-08-28更新 | 51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传统观点认为,冷战发生主要在于安全结构、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学者最新研究发现,战后世界的分裂在于未能建立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组织,美苏关系陷入了经济漩涡,而不是安全困境。这说明历史解释受限于(     
A.时空尺度B.史料收集C.政治立场D.观察视角
2023-07-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二战前,有史学家认为,历史应当是“进步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标尺”,代表进步的文明启迪落后的文明;二战后,不少史学家则认为,各个地区都可以有自己的时间观念和历史叙述方式。这一变化,更凸显(     
A.历史内在的教化功能B.历史价值体系的重构
C.历史研究的主观色彩D.历史表达的多元视角
2023-07-1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司马迁的《史记.孝景本纪)全文仅1600余字,为本纪中篇幅最短者,对汉景帝的功绩鲜有提及,全篇多是一-些关于天象异变、自然灾异的叙述。而班固的《汉书.景帝纪》记载的多是汉景帝的仁德之君形象以及这一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据此可知,文献史料具有(     
A.形象直观性B.阶级性C.主观倾向性D.批判性
8 .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朝廷的安排下,江苏、浙江对两省海域边界作了第一次勘定,但双方对划界问题存在严重分歧(如图所示)。划界的分歧反映出当时(     
A.中央权威遭到破坏B.海防建设存在缺陷
C.经济意识较为淡薄D.地方官员勇于任事
9 .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很长时期内,我国的教科书都使用欧洲通行的“地理大发现”,但一些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重点强调欧洲人对未知大陆的发现。目前,我们的教材用“全球航路的开辟”来代指这一历史事件。这体现了(     
A.欧洲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变化B.民族史观到近代化史观的变化
C.近代化史观到全球史观的变化D.欧洲中心论到革命史观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90年,德国公使巴兰德向总理衙门提出:“紫光阁为筵宴藩属之地,见诸记载,各国使臣于此处觐见,于体面有碍”,要求必须改变觐见地点。后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地点,改为北海的承光殿,再改为皇宫内的文华殿,旋又改为皇宫内的乾清宫。这反映出(     
A.外交礼仪成为中外交涉的核心B.西方国家力图与清朝实现平等外交
C.清廷外交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D.列强意在借外交礼仪攫取侵略特权
2023-05-14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