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花生的起源,有学者认为中国是花生起源地之一,也有学者对此质疑。

材料

①西晋稽含的《南方草木状》(304年)中,对千岁子的描述说:千岁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干者壳肉相离,撼之有声。从其记载所述的性状来看疑似花生。(注:同时千岁子这个名称在《本草纲目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中又名仙人掌草,是一种攀缘在岩石上的植物。)

1958年在浙江省吴兴钱山漾原始社会遗址中和1961年在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掘得了完全炭化的花生种子。用碳14年代测算法对两地与花生同一灶坑出土的稻谷、木炭等遗物测定,距今分别为4700±100年和公元前2800±145年。

201442日,由多国农作物遗传学家参与的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个花生全基因组图谱绘制工作,证田间栽培的花生是两个野生种自然杂交的后代,而二者的原产地均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巴拉圭到阿根廷一带,时间公元前3000~2000年。

④南美洲的花生野生种群,分布在从巴西北部至南纬35%的区域,我国属于这一气候类型的地域宽广,又有干湿交替适合野生种群生长与保存的条件,尤其在福建、云南、江西、广西等未垦殖的林区边缘地带。

——摘编自游修岭《说不清的的花生问题》等

根据材料,说明学者质疑中国是花生起源地的依据,指出运用史学界有争议的史料应秉持的态度。
2024-05-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美在历史学习中发现,严复、陈寅恪、钱穆等著名学者都曾评价,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大都为宋人所造。小美尝试考证当下都市生活习以为常的“饿了么”“美团”等外卖服务是否在宋朝也有流行,据此,搜集到以下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朝代作者著作节选内容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笔记体散记文)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笔记体)
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处处各有茶坊、酒肆……下饭鱼肉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笔记体)
孝宗皇帝孟享(宗庙祭礼)回,就观灯买市……宣押市食(宣召内侍点外卖吃食)……如李婆婆羹,南瓦子张家圆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小美搜集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外卖服务早在宋朝也有流行”是否可信。
2023-06-21更新 | 70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介绍:

出土: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

规格:高58厘米,长41厘米。

烧制:制造时入窑两次(素胎窑温1100℃。釉彩窑温90℃,釉以铅为熔剂,高温下交混,制造出绮丽的艺术效果)。

技艺:模制法、雕塑法和粘接法。

型制:分塑合成陶俑。

乐器:西域的筚簟、琵琶、箜篌等胡乐,中原的笛、笙、排箫、拍板等汉乐。

乐人舞者:汉人。


(1)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这件作品采用了________的艺术表现手法()
A.写实B.抽象C.虚拟D.夸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蕴含的信息进行历史解释
2023-03-10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谈谈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2022-05-3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2022届高三5月底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历时期的一条鞭法,正式确立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约束了当权者滥发货币的权利,切断了明王朝通向恶性通货膨胀之路,推动了生产和贸易增长。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与产物,推动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后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等

材料二   19346月,美国颁布“白银法案”,在国际市场大肆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为寻求创造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信用货币,南京国民政府经多方探讨,于193511月推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完成了从“金属单元货币”到“信用货币”的转变。对此,马寅初曾批评说,法币制度的设计注重在对外的稳定,而法币对内价值的稳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后,国民政府的权威与法币的价值紧密地拥绑在一起,由于国家政权与社会经济的基础并不稳固,新币制难逃多外的命运。

——摘编自贾钦涵《“纸币兑现”之争与1935年法币改革决策》

材料三   2009年,人民币开启国际化进程,这被认为是21世纪维欧元诞生之后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事件、2017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共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不断优化,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使用也稳步扩大,成为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

——摘编自张晓莉、李倩云《人民币国际地位、汇率波动与境外中国金融资产持有量——基于PVAR的实证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礼记》载,西周“大夫七十而致事(仕)”。秦汉以降,官吏可以通过见功与赏、因能授官而入仕,告老还乡、因病乞退的致仕制度也逐渐发展起来。唐时已有“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等规定。明洪武十三年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依清制,凡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官职愈低,致仕愈早。综观历朝,官员愤而致仕者有之,退而复用者有之,圣意强留者有之,贪墨恋栈者亦有之。

——摘编自沈星棣《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

材料二 民国时期,从北京政府的《文官恤金令》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吏恤金条例》《公务员退休法》等,公务员退休的相关法规条例陆续出台。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公布《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1944年,为解决覆盖面过小的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修正并颁布《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然而,民国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经济的衰败也使国家财政捉襟见肘,退休金常难以兑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使用于过去有退休金的机关,铁路、海关、邮局等单位的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退休制度由此发轫。

——摘编自柯龙山《民国时期公务员退休制度探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时期的退休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退休制度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也是人类重要的经济单元、居住之所和权力空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7世纪初,资本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发展起来。新航线的开辟使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北海沿岸的尼德兰、英国等国,在那里逐步兴起很多新兴工商业城市17世纪后,欧洲开始了现代国家的产生过程,君主制的建立对首都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很快就达到中世纪从未达到的规模。在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城市发展大大加速。随者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某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集中、密度高,特别是在煤田和沿海地区,如英国的兰开夏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等,都成为城市密集地区。

——摘编自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是世界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到201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51元,相当于1949年的393倍。1949年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市区人口3949万人,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7.3%,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仅有10个,占7.6%.到了1978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就已经超过美国了,已经是世界最大城市人口国家或社会。此后,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8.3亿人,相当于欧盟城镇人口数(2017年为3.87亿人)的2.1倍。

——摘编自胡鞍钢《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1949-2019)》(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欧洲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1-18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历史的巧合,中西两种文明在16-18世纪相逢了。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开始了持续的和多方面的接触和交往。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尽管法国启蒙思想家没有到过中国,但通过阅读来华传教士、商人、使节的著述,以及与汉学家和中国留学生的直接交往,他们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认为,在儒家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天、道、礼或理,就是这个造物的上帝。它要求人们无论修身、治国,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即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正如赫德逊所言:“18世纪的欧洲在思想上受到的压力和传统信念的崩溃,使得天主教传教士带回来的某些中国思想在欧洲具有的影响,超过了天主教教士在中国宣传的宗教。”

——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晚清时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传教士再次东来已没有了先前的谦逊和善,而是“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拿着宝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中国现实的需要,西方数理化知识的最新成果系统地传入了中国。但洋务派对西学的引进,主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重在西方的技艺。从整体而言,他们学习西方确乎舍本求末。当然“很有几位忠实的学者——如李善兰、华蘅芳等辈在里头,译出几十种科学书,此外国际法及其他政治书也有几种,自此,中国人才知道西人还有藏在船坚炮利背后的学问,对于西学的观念渐渐起了变化。

——摘编自杨荣《论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的原因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地关系的核心内涵及表征

时间轴核心需求主要人类活动核心要素
人对“地”作用的维度/强度人对“地”的认知
农业
文明
生存安全需求农耕等
土地
一元人地关系/浮动中人地相称
工业
文明
以工业品为工业生产、能矿开发,城市扩张等能源、矿产、土地、淡水无边界的多维(围绕土地、水、能源、矿产等) 范围和强度急速扩大人定胜天
生态
文明
以生态品为主导的精神需求区分主体功能,核算生态价值等
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约束边界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李小云、杨宇、刘毅《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材料二   1979 年《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在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 年,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出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八项管理制度。同期,还陆续制定并颁布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初步构成了一个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2007 年7月起,中国金融行业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截至2010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国有4大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达14506亿元。

——摘编自曲格平《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回顾及思考(回顾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文明对“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1979年以来为协调“人地关系”而做出的努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

16世纪上半期,德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颁布法令,进行济贫改革。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避免了教会和修会救济的弊端。


(1)概述16世纪上半期德国济贫改革的内容及主要特点。

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图20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



(2)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