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部历史著作的目录

第一篇 前工业社会
第一章 西方的兴起
一 明代中国
二 穆斯林世界
三 两个特例:日本和俄国
四 “欧洲的奇迹”
第二章 哈布斯堡家族争霸
一 角逐的目标与纪年
二 实力与弱点
三 国际较量
四 战争、金钱和民族国家
第三章 金融·地理·战争
一 金融革命
二 地缘政治
三 赢得战争
四 赢得战争
第二篇工业时代
第四章 工业化与力量对比
一 欧洲之外
二 英国充当霸主
三 “中等强国”
四 克里米亚战争和俄国的衰落
五 内战与美国
六 德国的统一
七 结论
第五章 “中等强国”的危机
一 世界均势的变动
二 大国的地位
三 联盟与战争趋势
四 总体战
第六章 两极世界的来临
一 战后国际秩序
二 战争策源地
三 法国与英国
四 幕后超级大国
五 无法避免的危机
第三篇 当代和未来
第七章 两极世界的稳定与变革
一 “超级力量的正确使用”
二 新的战略态势
三 冷战与第三世界
四 两极世界的解体
五 变化中的经济格局
第八章 面对21世纪
一 历史回顾与思考
二 平衡发展的中国
三 进退维谷的日本
四 得失并存的西欧
五 矛盾重重的苏联
六 相对衰落的美国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1988年)


书评是介绍并评论书籍的文章。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标题,为该书写一篇简短的书评。(要求:可以是对全书作总体式评述,也可以针对某个角度进行点评。史论结合、分析合理、逻辑清晰。)
2022-04-1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材料 下列图表出自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所著《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一书。图表曲线描述了1500年至2000年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力发展的相对趋势(以10为最高值的相对值比较)。其中为中国,为荷兰,为英国,为美国,为俄国,为奥斯曼土耳其。图标中的柱状阴影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频次。



请仔细观察图表,针对图表中描述的历史现象及其背后的历史逻辑,提出观点,阐述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5-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等17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0259亿、社保和就业支出24812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4600亿元,毫无悬念地成为“前三甲”。


材料能够反映我国财政支出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明确写出变化趋势,原因分析须史论结合)
2019-03-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届奥运会概况扫描

届数举办时间举办城市参加国家或地区总数金银铜牌获奖国家排序
11896雅典13美、希、德
81924巴黎44美、芬、法
111936柏林49德、美、匈
141948伦敦59美、瑞、法
161956墨尔本67苏、美、澳
211976蒙特利尔88苏、民德、美
241988汉城160苏、民德、美
292008北京204中、美、俄


上表能够反映奥运会发展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两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016-11-27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高三上第五次摸底文综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获得了政治独立,都在寻求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原有的一些古老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成长为现在的强势文明。随着经济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还会有原来弱小的文明成长壮大,成为新的重要的文明。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关税壁垒、贸易制裁、技术禁运、附带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技术转让等,都使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文明中的许多成果。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3-1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十分突出的延续性,这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文明的重要特点,其间虽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但在历经磨难之后,中华文明依旧得以延续至今。中华文明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呈现出了具有与其时代相适应的特点,因而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世界历史上,唯有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保持着统一的趋势,这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保障。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由部落而合并为小邦,最终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出现了诸多的分与合,但中华文明的根基始终是非常牢固的,因而能保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就中华文明的特点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1

辛亥革命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中国近代以来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革命运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2无产阶级才是“辛亥革命唯一的完成者与领导者”,“以前的辛亥革命是推翻满清的专制,往后的辛亥革命是推翻国民党的专制”。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3

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完全统一是历次辛亥革命周年纪念讲话的规定议题。

——据杜家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逻辑转换》整理


据表中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认识,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2届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源自 Brian J.L.Berry,Urbanization


上图能够反映西方城市化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2022-03-15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3月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观点一:美国学者解释中国近代史,常常采用费正清的“冲击一反应”模式,即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变,系由于西方潮流的冲击。

观点二:中国学者大都主张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的开始。

观点三:美国学者孔飞力却极为重视晚清的地方军事化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他认为,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央政府权力的缩小和名流势力的扩张,这种趋势成为咸丰朝及以后中国政治、经济的主要特征。这标志着传统国家的崩溃,中国不能再按老的模式重建,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根据材料及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材料中任选出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关键史实叙述准确,段落间的逻辑层次明晰。)
10 . 历史进程中的”时代主题”

材料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时代主题,即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具有全局性和迫切性的主要战略性问题。对时代主题的理解将对国家、政党和社会的发展理念、道路、战略和方针政策等产生直接影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如图:

时间言论来源
1922“最近世界政治发生两个正相反的趋势:一是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列强企图协同宰割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一是推翻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即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先锋—国际共产党和苏维埃俄罗斯—领导的世界革命运动和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革命运动”。中共二大
1945“反法西斯的人民大众和法西斯残余势力之争,民主和反民主之争,民族解放和民族压迫之争仍将充满世界的大部分地方”。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报告
1947“现在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全世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毛泽东在中共中央陕北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956“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现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建设事业是更加有利了……由于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不断努力,国际的局势已经趋向和缓。”中共八大开幕词节选
1984“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二是南北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的讲话

——摘编自王新影、刘宏伟《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认识深化的历史进程和经验启示》


请从上表中任意选取相邻的两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认识的成因及影响。(要求:明确写出两个阶段,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1-2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