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拉甫却克墓地,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2019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发掘了该墓地遗址。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和测年数据判断,墓葬年代为唐朝时期。以下图片为墓葬部分文物。


   

——摘自考古中国《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发现唐宋时期墓葬》


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社会风貌的史料价值。
2023-06-2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2016-11-27更新 | 40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6届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下第二次六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古时起,中国人便对埃及文明抱有浓厚的兴趣。《永乐大典》等古籍便有对古代埃及的相关介绍,但这些记载几乎都是由番外使节或商人转述而来的。19世纪中期,王韬等人以及清政府派往欧洲各国的使臣们成为埃及访古的首批中国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热衷于收藏埃及文物,如朝廷重臣、金石学家端方就曾收购了不少埃及铭刻,这些铭刻中的一部分至今还保存在中国。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近代早期国人对于古代埃及文明抱有的是一种盲目猎奇的心理。

19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最新考古成果的传入,作为历史新兴分支学科的埃及学以及相关知识也被大量报纸杂志所刊载。……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反思埃及历史的高潮。当时的报刊有大量关于埃及反帝斗争和独立运动的报道,如1936年的《知识半月刊》就刊登了《怒吼吧,埃及!怒吼吧,中国!》的文章。穿越时空的阻隔,中国与埃及终于在近代纷乱与动荡的历史舞台上相遇了。

——摘编自张赫名《穿越时空的相遇——近代中国人对埃及的认知与研究》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中国人对埃及的认知与研究。
2023-05-2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是出土的中国古代粮仓概况。

遗址概况
时庄遗址(位于今河南周口)包含龙山、岳石,春秋,汉唐时期遗存,其主体是以夯土墙围合的夏代早期粮仓遗存。粮仓的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粮仓城
回洛仓(位于今河南洛阳)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由管理区.仓容区,道路和漕梁等郝分组成。专家称,回洛仑遗址位于祁山南麓的缓坡带,不易积水。这里的土层为黄褐色黏土,直立性强,很适宜筑窖储粮。2014年,回洛仓作为中国中报的"中国大运河"核心组成郝分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含嘉仓(位于今河南洛阳)唐代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窑。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当考古人员挖开编号为160号仓窖上面的土层时.发现里面保存的粮食仍然粒粒分明,有的颗杜取出来后第三天竟然发芽了。后将其送到原洛阳农科所培葬,第二年竟结出了果实。2014年,中国大运河中遗成功,含嘉仓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镇江粮仓(位于今江苏镇江)镇江粮仓是宋元时期最为繁忙的航道上(江南河;京杭运河长江以南的一段)的粮仓群,现出土遗址13座,并有其他附属建妩出土,如桥,驿站,衙署.河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2022-07-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大联考(6月)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介绍摘要“南海I号”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2007年整体打捞,2013年保护发掘工作全面启动。

沉船残长约21.91米,最大船宽约9.87米。船体结构较为完整,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中的“福船”类型。

截止至2019年,发掘提取的文物有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其中既有船货,还有船上的生活用具及旅客所携带的贸易用具或随身物品等。同时还包括反映埋藏环境与沉船关联的大量海洋生物残骸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遗留物。

发掘文物中瓷器约16万件套,金器188件套约2.8公斤,银器198件套约300公斤,铜器196件套(部分为铜钱铜环),铁器13件套,铅锡金属器60件套,竹木漆器98件套,石玉玻璃器26件套,铁器凝结物124吨。

“南海I号”上大量的贸易瓷器是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品种,几乎囊括了当时南方主要窑口与瓷器种类,大部分产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一件德化瓷罐上有“癸卯”年墨书。

沉船发掘铜钱数万枚,最晚年号为南宋早期孝宗时期的“淳熙元宝”款,发掘的金页和银铤铭文都与国内出土的南宋时期同类货币一致。

——摘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南海I号”南宋沉船对研究南宋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1-16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敦煌悬泉置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悬泉置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悬泉置由坞院、房屋、马厩等设施构成,其中坞院总面积2500平方米,院内有房间27个,常驻人员包括官吏、驻军、办事员等30余人。考古人员在悬泉置遗址中发掘出6000余件生活用品,有竹木漆器、铜器、陶器、皮革、丝绸、毛麻织品等。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有25000余枚,内容有皇帝诏书、国家法律、行政文献、驿站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出土汉简表明,《汉书·西域传》上记载的西域诸国如楼兰、于阗、康居、莎车等国的国王或使团都曾经在此停驻。悬泉汉简中还发现了“浮屠简”,以及《论语》《孝经》的一些残片。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纸张,其中9件是写有文字的汉代残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纸。汉代“列邮置于要害之路”,形成了完备的邮、驿、亭、置系统。悬泉置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在汉代存续了200多年。从长安到敦煌,汉代里程简记载了46处停靠站点,每一处都应是具有类似悬泉置的功能和规模设施,负责传递朝廷公文和军情急报、接待过往官员和西域使者。

——摘编自殷杨《大汉帝国》


20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文物局将悬泉置遗址考古评定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试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至少三个方面)。
2022-02-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中华文明的特性来看,中华文明虽然源头各异,但都起源于农耕文明。由于对待的生产对象很快从动物转向了植物,所以中华文明从骨子里少了一丝血腥,多了一份宽容,很少有文明霸权意识和侵略特性,中华文明无论是儒、道、释都不专横,都以宽容为特性,提倡“和而不同”。即使在把道家奉为正统,以老子为虚拟祖先的唐朝,儒家和佛教的发展也是迅速的。在中国现实中,往往一座山上既有道观,又有寺庙,还有孔庙,而且个个香火旺盛,无不干扰,而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许多文物经常具有两种甚至三种文化的特征:正是中华文明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得它在对待外来文明时不会极度排斥,而是可以慢慢接受,与之共同相处。

——摘编自《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原因小论》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始建于1204年,由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绘画馆、雕刻馆和装饰艺术馆等6部分组成。珍贵藏品有《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汉谟拉比法典》、奥斯曼帝国的孔雀瓷盘和中国的商周青铜器等。

英国大英博物馆

始建于1753年,设埃及馆、希腊罗马馆、西亚馆、欧洲中世纪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等100多个陈列展览室。珍贵藏品有古希腊雕像,埃及木乃伊、中国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商周青铜器和敦煌壁画等。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始建于1764年,设古希腊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修复保管等部。珍贵藏品有沙皇卧室、彼得大帝头发、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埃及木乃伊、伊朗银器、中国元代青花瓷、清代白玉佛手等。

中国故宫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其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宫,包括太和殿、中和股、保和殿、养心殿和乾清宫等。珍贵藏品有中国古代书画、法帖、织绣、陶瓷和青铜器等,如乾隆金瓯永固杯、《清明上河图》等。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目前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是共产党员贺页朵1931年入党时的誓词。这份誓词用毛笔写在红布上,只有6句话:“牺牲个人,言(严)首(守)秘蜜(密),永不叛党”,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   1944年由中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印制,时抗日战争时期标准入党誓词: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判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3     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存有一份入党誓词,为中共冀热辽分局印,其主要内容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入党誓词一致,只是将“对党有信心”这一条换做了“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据央视频道《红色档案》


围绕入党誓词的“变”或“不变”,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成文、史实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11-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从原始形态到文明的演进,一直在被动与自觉地应对因自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2022年,我们亲历了气象观测史上最热的夏天。截至819日,这场旷日持久的高温在我国已持续了68天,西北、青藏、西南等地的高温都达到历史极端水平,堪称史无前例。


(注:此图为“1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5000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迁图”是竺可桢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绘制的中国温度变迁图与现代观测手段结果的比对。雪线高度以米计,目前挪威雪线高度在1600米左右;温度以摄氏度计,以0线作为目前温度水平)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气候变迁和历史发展”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9-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