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先后颁布了《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此后,在国家主导下的城市住宅建设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52年,天津“工人新村”动工,一万二千多间宿舍成了工人的新家:同年,上海“曹阳新村”首期工程完工,两万多个工人家庭住进新房。而在1953~1957年,政府投资在新兴工业城市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国营企事业职工住宅,这一时期全国新建住宅面积共近9500万平方米,域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人均居住面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差距较大。

——摘编自张旭《60年中国住房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为了将单位之外的社会个体重新组织起来,便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民政部于1986年提出要争取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由此提出了社区的概念,随后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政策构想,并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地进行社区建设实验。为了从更高层次力推社区建设,在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整合成立了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统筹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到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了社区制的建章立制。2001年开始,农村社区进入地方自发试点阶段:2006年……(中共中央)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

——摘编自李春根!罗家为《从动员到统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回顾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进行城市住宅建设的条件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的特点。
2022-02-19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德国的城市化

普鲁士是德意志邦联具有重大影响的邦国,至德意志帝国建立时,它已经拥有德意志2/3的人口和3/5的领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普鲁士的城市化就是德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

材料二


——据[美]戴维诺瑟姆《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16-1840年间德国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40-1910年间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合理阐释。
2022-02-0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之后重庆也引进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这表明近代城市设施的兴办
A.由民族企业家主导B.沿海、沿江与内地同时进行
C.与开埠通商紧密联系D.遍及城乡为民众所普遍接受
2022-01-21更新 | 91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加,许多河道支流相继填没,水源减少,加之居民密集,移物堆聚,源水受到污染,致使生活用水日益困难。

1875年,洋商格罗姆、立德尔、华脱司等人在上海开设供水公司,建成小型自来水厂。这是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厂。1879年英国商人麦克利·沃特向公共租界的市政机关工部局提出建造自来水厂的建议,并联合上海的其他五名英国商人,在伦敦组成了"上海自来水公司筹备委员会"。1880年,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申请专利,经工部局批准,8月签订供水合约,取得了在公共租界开办给水工程的专营权。

1897年种商集资在城厢开办自来水公司,取名为内地自来水厂。这是我国自办自来水厂的创始。1915年全面改造后改名为商办内地自来水有限公司。1910年两江总督李钟珏创办官商合办的问北水电公司,自行建厂供水。

浦东地区原无水厂,市民生活用水日益困难。19305月国民党上海市市长受社会舆论压力,被迫下令筹建水厂。19376月浦东烂泥渡游龙路上的水厂建成供水。

材料二   1956年,在上海市政府的规划和领导下,组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完成了全市环流管网的排管工程,联通了各水厂间的输水管网,统一了水价,建立了供水调度系统,结束了上海历史上长期分割供水的局面。

1999年上海城市年最大供水量近16亿立方米。同时建立了水质控制监管中心,完善了水量调度中心的各种设施和信息系统,对城市供水管网实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统一的调度,基本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市自来水厂修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上海自来水事业所发生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500-1800年欧洲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表(%)
1500年1600年1700年1750年1800年
荷兰15.824.333.625.820.8
英国3.15.813.316.724.6
法国4.25.99.29.18.8
德国3.24.14.85.65.5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A.荷兰工业化水平稳居欧洲首位B.黑奴贸易为四国提供充足劳动力
C.英国的劳动力商品化进程加速D.欧洲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趋于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口的非农化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洋务企业的兴办造成了一定的人口非农化转移,一部分农民变成了工厂工人。由此可知洋务运动
A.保证了社会人员的有序流动B.利于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C.促使小农经济开始走向解体D.打破了城乡人口结构均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研究中常以人口的增加作为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试观察下面的上海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分析1900一1950年间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根本原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B.新中国成立为上海经济发展创造必要前提
C.“一五”计划实行。促进了重工业的快速发展D.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变化

(一)满天星斗——远古至夏商时期。

根据已经发掘的早期古城的分布看,中国城市的分布不仅只集中在黄河流域,而是遍布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

(二)北多南少——周朝至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其次是长江流域。

(三)重心南移——秦汉至魏晋时期。

城市的空间分布逐渐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扩展;向西北以游牧为主的地区扩张,内蒙古、新疆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

(四)南多北少——唐宋时期。

南多北少的城市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农牧地区的城市数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五)趋向平衡——元明清时期。

蒙古、新疆、西藏及云贵地区城市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清代城市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

——据何一民王立华《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分布的变化与特点》

材料中将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对城市分布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吴蔼宸在《华北国际五大问题》中提到:“(20世纪20年代)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交通进步推动城市化进程B.近代天津最早出现城市公交
C.华北的交通事业发展迅猛D.交通发展促进民族工业成长
2021-02-03更新 | 43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了从1800年到 2015 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

——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 年版》等资料编制


结合所学,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其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1-02-02更新 | 3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