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变化

(一)满天星斗——远古至夏商时期。

根据已经发掘的早期古城的分布看,中国城市的分布不仅只集中在黄河流域,而是遍布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

(二)北多南少——周朝至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其次是长江流域。

(三)重心南移——秦汉至魏晋时期。

城市的空间分布逐渐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扩展;向西北以游牧为主的地区扩张,内蒙古、新疆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

(四)南多北少——唐宋时期。

南多北少的城市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农牧地区的城市数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五)趋向平衡——元明清时期。

蒙古、新疆、西藏及云贵地区城市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清代城市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

——据何一民王立华《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分布的变化与特点》

材料中将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对城市分布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世纪之后,利物浦在英国众多的港口城市中脱颖而出,并对英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15年,扼守北大西洋入海口的大英帝国,为满足自身对奴隶贸易和工业品贸易的巨大需求,在利物浦建成英国第一个船坞。紧要的地理位置让利物浦从一个500人的小镇快速成长为当时英伦全岛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都市。18―19世纪,利物浦海外贸易从短途的爱尔兰贸易,欧陆贸易,逐渐扩张到大西洋英美贸易圈。利物浦通过海上航线将西印度群岛和美洲的烟草、蔗糖、棉花运往利物浦港口,然后通过运河或是铁路将物资运往英国内地,同时将经济腹地的纺织品、煤炭通过运河和铁路经利物浦港口远销欧洲和大西洋各地。

——摘编自崔晓火《利物浦:衰败母港的重生》

材料二   1816年竣工的利兹—利物浦运河,连接了英国东西两大港口城市。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建成通车,此后英国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一万五千多公里的铁路运输网,远超欧洲和美洲其他国家,英国的交通运输优势得以全面建立起来。利物浦的立体式交通变革,不仅造就了利物浦的港口城市地位,还充当了兰开郡和曼彻斯特工业腹地的进出口门户,推动了腹地经济的繁荣,而以利物浦和兰开郡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使英国的工业重心逐渐从东南倾向西北,逐渐减弱伦敦对地方郡市的凝聚力。

——摘编自袁广雪《18―19世纪利物浦的交通变革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的利物浦”快速成长”的表现并归纳其原因。
(2)据上述材料,指出18―19世纪利物浦交通变革的表现,并概括其特点。
(3)据上述材料,简析18-19.世纪利物浦的交通变革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演变简图,此组图片可用来说明
A.专制政治与商品经济的联系B.农耕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C.国家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政府监管与市场调节的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从纺织业起步向机器制造发展,并使铁路、航运等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制盛行,城市数目与城市人口迅猛增长。美国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同步发展。因而这一时期是美国城市化在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代。此外,多数城市已成为近代工业基地,从而大大加强了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最大的城市纽约为首,初步形成了一个城市体系,它对周围的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城市体系的形成,也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摘编自欧阳世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析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城市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推动因素。
5 .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加,许多河道支流相继填没,水源减少,加之居民密集,移物堆聚,源水受到污染,致使生活用水日益困难。

1875 年,洋商格罗姆、立德尔、华脱司等人在上海开设供水公司,建成小型自来水厂。这是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厂。1879 年英国商人麦克利·沃特向公共租界的市政机关工部局提出建造自来水厂的建议,并联合上海的其他五名英国商人,在伦敦组成了"上海自来水公司筹备委员会"。880年,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申请专利,经工部局批准,8月签订供水合约,取得了在公共租界开办给水工程的专营权。

1897年种商集资在城厢开办自来水公司,取名为内地自来水厂。这是我国自办自来水厂的创始。1915 年全面改造后改名为商办内地自来水有限公司。1910年两江总督李钟珏创办官商合办的问北水电公司,自行建厂供水。

浦东地区原无水厂,市民生活用水日益困难。1930年5月国民党上海市市长受社会舆论压力,被迫下令筹建水厂。1937年6月浦东烂泥渡游龙路上的水厂建成供水。

材料二   1956 年,在上海市政府的规划和领导下,组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完成了全市环流管网的排管工程,联通了各水厂间的输水管网,统一了水价,建立了供水调度系统,结束了上海历史上长期分割供水的局面。

到1999年上海城市年最大供水量近16亿立方米。同时建立了水质控制监管中心,完善了水量调度中心的各种设施和信息系统,对城市供水管网实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统一的调度,基本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市自来水厂修建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上海自来水事业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迎春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天津开埠后火灾频发,1906年鞋商文成斋等致函津商会及巡警局,请求设立天津救火水会,辅助巡警局救火队。得到批准后,众商会分担经费,订立救火章程,划定救火地界,引进最新式救火机车,并在城区各街道装设了自来水龙头。天津火灾损失骤减。这说明当时天津
A.由民间来主导救灾活动B.城市治理有了一些突破
C.解决了城市发展的困局D.政府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当前,中国已形成了一批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化水平较高,部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化水平已超过88%。这主要得益于
A.中外交往的密切B.中国政策的引导
C.民营企业的崛起D.国企改革的深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紧邻紫禁城。2011年,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重新亮相,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单体建筑。新馆屋顶的叠加退阶设计借鉴了紫禁城重檐庑顶,大厅吊顶采取最具中国元素的藻井技术,并以简约形式出现。现有藏品数量140余万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中国国家博物馆日接待人次达2.6万左右,其中未成年人占比17%,外籍观众占比9.5%

——摘编自斯凡特.胥茨《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设计》

材料二     国家博物馆两大基本陈列为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古代中国以朝代的顺序为首要次序,古代文物以其自身的材质、色彩、工艺等讲述各个朝代的政治典故、经济力、文化习俗、现实生活等;复兴之路讲述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个阶级通过不屈不挠的探索和抗争,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物象,历史在这里呈现,记载了前人的光荣与梦想。

——摘编自吴香君《从三大角度谈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设计特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国家博物馆蕴含的时代价值。
2021-05-30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绿带政策是在英国的城市化基本完成时才出台的。19421944年,艾比克隆比主 持编制了著名的英国大伦敦规划。该方案在以伦敦为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 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环:内城环、近郊环、绿带环和外层农业环。其规划的中心思想就是通 过绿带限制主城区的无限扩张,通过发展城市远郊区的卫星城镇,以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 开发压力。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的伦敦城区在不断蔓延,而城市蔓延在严格意义上 说是由郊区化引发的,即在城市化后期,由于交通运输的革命,英国开始出现郊区化的趋势, 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从城市中心地区外移,这一趋势最明显的地区是伦敦商业中心区及 其毗邻地区。也就是说,英国绿带政策所要控制的是由郊区化所引发的城市扩张,在19世 纪后半期,郊区化已经使得伦敦商业中心区急剧衰落。

——摘编自谢欣梅《北京、伦敦、首尔绿带政策及城市化背景对比》

材料二   近代开埠通商后,天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天津由“扼六路之中心,当九河之尾间, 外通洋海",逐步变成了列强向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倾销工业制成品并掠夺原料的跳板。天津 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向更广远的区域延伸,水陆交通的便利使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 均成为天津这一城市的直接经济腹地。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更成为“满、蒙、直、豫、 山、陕、甘、新物产之总出纳地,世界货殖之一大灌输场"。以河北为例,据1933年河北商品 陈列所检查,在全省存在小麦外销的36个县中,有3个县向北京供应小麦,13个县供应给 天津,11个县同时供应给京、津。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贸易区域北控直隶全省及 内外蒙古;西连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南至河南、山东之北部,除上海外,无与伦比"。凭借 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贸易区域总面积,天津成为全国第二大经济区域、北方的经济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地区成为“天津城市”的“乡村地带。天津城乡体系的涵盖范围和隶属 层次大大提升。

——摘编自任吉东《近代城市化进程下的华北城乡变局——以天津、保定、唐山、石家庄 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天津和伦敦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伦敦相比,近代天津发展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023-02-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一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管理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乡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游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