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初,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若干最大的城市,可被称为当时最为城市化的社会。这些城市并不享有也不寻求政治“自治”,但它们在大一统的政治构架中实际上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空间。明清时代的中国城市延续着这些方面发展,城市化持续进行,但城市化进程主要发生在城市层级结构的低端。不同地域的人群被卷入到国内长途贸易的活动之中,由此形成了帝国内部的侨居人口。这些人口的频繁交往给城市带来了更为多元的人口结构,也为城市文化的种种创新作出了贡献。结构复杂的城市社会和城市经济也带来了大规模的私有和半公共性质的社团建构的浪潮,极大地增强了市民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并最终使城市人口产生了一种与帝国政府相疏离的感觉。

——摘编自罗威廉《近代早期的中国城市化》

材料二   11世纪开始兴起的欧洲中世纪城市,有着与古典城市极其不同的特质。古典城市大多只是人文地理意义上的人口聚居地,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则不一样,它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共同体,城市市民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城市共同体是典型的公社制度。它是地缘共同体,成员多系移民,血缘关系退而为次。把他们结合起来的纽带是一纸契约:封建主赐予的特许状,亦即市民共同遵守的城市章程。市民们共同享有在本城经营工商业的权利,并得到城市的保护。伯尔曼认为,中世纪城市是具有独立性、自治性和整体性的共同体。中世纪城市作为一种共同体,构成欧洲政治结构中的一种主体单位,代表本城及市民利益,并非上级政治权力的代表,对下(市民)负责而不对上(领主)负责。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明清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近代早期的城市化予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体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中世纪欧洲城市体制对近代欧洲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首先是一次生产力的全面革命,改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经过工业革命,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英国工业的五大基本部门。在工业地区,新的城市纷纷诞生并不断膨胀。农村人口在全国的比例和农业在经济中的比例都降到次要地位。政府颁布一系列法案,如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1844年《工厂法》、1847年《十小时工作日法案》、1848年《公共卫生法》等。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2%。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聚集,而且也引起城市建设的发展,包括城市交通、城市公共卫生以及城市房屋建设等等。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过程。1978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19781995年乡镇工业突起,外资流入工业企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19962013年外资和城镇建设共同带动了重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2013年以来城镇化对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镇化。轨道交通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化的电讯、信息、互联网、物联网通信信息基础设施与水电煤气的公用基础设施在城市普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大规模城镇化进程,是我们党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领域开拓创新和艰辛探索的结果。

——摘编自倪鹏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对应时期英国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对应时期英国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早期英国城市实行城市自治,政府采取最低限度的干预。商人们看到有利可图,就在城市里建造了许多连排式大杂院,背靠背式、单向公寓式等各种住房,用来出售或出租。商人们的自发行为尽管缓解了城市的住房压力,但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城市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大部分城市街道.狭窄,平房连片,拥挤不堪。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通过皇家委员会的调查,详细了解了情况,决定通过立法进行干预并制定住房的标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1884年,英国政府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进行调查;1890年,议会通过了一项解决工人住房问题的法律。20世纪初,英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中产阶级基本土.有了自己的住房,劳动者的住房条件也有所改善,地下室被禁止使用,贫民窟被清理。

——摘编自任其怿等《从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看近代英国的城市治理》

材料二   1875-1909年是英国以住房问题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中央政府颁布的住房法案将地方政府的规划权限扩大到付整片住宅区进行控制,并且有权强制地方政府或施工单位在开发前制定详尽的改善方案,并将其付诸实施。工业城市政府开始大规模清理贫民窟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并为工人阶级提供一定数量的住房。在清理和重建过程中,建筑物(主要是住房)的组群结构问题得到重视,从而避免了因建筑群的格局不当而产生卫生问题或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其他方面。1909'-19i0年是英国以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中央出台的城乡规划法案旨在弥补此前的规划在城市综合布局方面的不足。法案授权地方政府以规划方案的形式,对包括用于住房在内的各种功能的土地进行统筹控制、综合布局。这为二战后英国实现更高层次的城市规划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0-19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开展城市治理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至20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开展城市治理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英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商业化密不可分。请对这一观点做出合理的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解决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化为比较固定的工商业者,并汹汹涌入城镇,成为市镇勃兴的重要因素。明清时期密如星斗的市镇,聚集了以工商者为主体的大量人口。随着市镇多方面的城市功能的增强,特别是零售商业、铺坊手工业、饮食业和酒楼、茶肆等行业的蜂起,加上大量地主、士绅的迁入,使得市镇行政管理复杂化,官吏队伍遽速壮大。这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凭藉经济、政治实力,消费水准高得惊人,高档奢侈性消费品的猛增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摘自孙竞昊《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

材料二   据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西斯蒙·库茨涅茨的统计,英国在18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2﹪、23﹪和45﹪,而到了1841年则变成了22﹪、34﹪和44﹪。城市具备了能提供充足能源和必要的生产资料、产品销售市场和服务设施的能力。

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铁路、公路、水路把繁华的都市与荒僻的村庄联系起来。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装进他们自己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格拉斯哥在18世纪末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镇,但到了1831年已经是一个20万人的大城市了,靠得就是拥有60多条汽船和107家纺织厂

——摘编自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农村人口的流向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2020-09-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比重一览表:


时间比重(%)
战国(公元前300年)15.9
西汉(公元2年)17.5
唐(745年)20.8
南宋(1200年)22.0
清(1820年)6.9
清(1893年)7.7
现代(1949年)10.6
现代(1978年)17.9
现代(2009年)46.6

材料二   1932年,安庆发布皖省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建设规划《安徽省会建设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分区及功能、市政道路交通、供水与排水、供电系统、通讯设施、医疗机构分布等方面。其中的供水、通讯医疗体系的规划,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未曾有过,即便是城市分区功能,也与古代城市规划截然不同。

——摘编自沈葵《科技在近代安徽城镇变迁中的作用》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超过40%%,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四   日本工业化首先从政客和商人集中的大中城市出发,最后再逐步向外辐射到其周围地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别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大都市圈。

尽管日本的大城市圈在其城市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小城市的功能也不能忽视。这些小城市都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综合经济体。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及当地民众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综合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

——摘编自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大体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城市化率较高的政治因素和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城市化率逐步下降的经济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新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原因
(4)依据材料四,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因素。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大量棉纺业和丝织业市镇外,明代江南还有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手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竹木山货业等。这些市镇并非行政运转的结果,而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三教九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很有生气的社会。在浓重的商品气中,却还不能忘了,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展现财力和成就,也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

——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一个旅行者在小镇过夜的概率是在大都市过夜的概率的5倍密。在贵族尽可能地使名下地产增值,君主也想要推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市镇茁壮成长起来。1580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瑞典瓦萨王朝颁布了30张新的市镇特许状,以鼓励对新土地的拓殖。与此同时,英国的都铎王朝和斯如图亚特王朝在爱尔兰也在兴建特许市镇——以引领英国的殖民事业。不是每个小镇都可以存活下来,苏格兰和挪威的自治市和特许市镇有四分之三变成了“鬼城”。

——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同时期欧洲市镇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繁荣的市镇工商业为什么没能推动社会转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标志。 19 世纪以来西方城市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凡一国的城市,不论大小,均须以同样的方法治理。法国于1789年首先实施,法国几千个城市均采用统一的城市政府组织。普鲁士于1808年采用统一管理。英国于1835年制定了城市法典,取消了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美国在1840年实行普通市规约制度,一方面禁止特别市规约制,一方面又扩大城市的职权范围。在城市权力的界限划定后,才谈得上具体的城市治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体的城市治理问题出现了,人口拥挤、盗窃、贫富问题、娼妓泛滥等。尤其是传染病猖獗,1815年波斯尼亚鼠疫爆发,19 世纪40年代中欧的马铃薯饥荒导致斑疹伤寒爆发,之后是通过公路、铁路交通遍布欧亚的亚细亚霍乱。科赫、巴斯德的科学研究作用固然大,但是公共卫生保障才是根本,19世纪下半叶以提供洁净水和污水处理为标志的欧洲城市卫生革命遏制了瘟疫的蔓延。

同期的中国,侵略以及内战并存,中央政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城市大多以几乎完全自治或者租借地方式存在,就好像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模样。面临具体的城市治理问题,也就只能依靠洋人的方式或者中国的老办法来处理了。

——摘编自张慰慈《市政制度》等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现代城市治理的特征并分析现代城市治理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0-04-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城市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客观规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兴起最早、城市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在近代以前,由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农村是全国经济活动的中心,城乡社会分工处于落后状态。城市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政治方面和军事方面,聚居人口以贵族、官僚、地主、军人、商人及手工业者等为主。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主要是供城市自我消费、自我服务,因而其经济意义并不突出。……晚清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社区的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与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相比,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化的水平仍很落后。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为3%,大大低于当时中国5%的水平。而到190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骤增至13.6%,超过中国1倍有余。

——摘编自史革新《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

材料二

第十五章   19世纪工业技术的天堂:焦炭城…………… 461
     一、焦炭城的起源………………………………………461
     二、机械化与破坏………………………………………464
     三、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466
     四、人口、工业大量集中的技术条件…………………469
     五、工厂、铁路和贫民窟………………………………472
     六、恶劣的住房和居住环境……………………………478
     七、细看焦炭城…………………………………………482
     八、物极必反:市政设施的改善………………………487
     九、地下城市……………………………………………491

——摘编自[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西方城市发展的原因,并说明其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李宗仁等以“建设广西,复兴中国”为口号,开始了经营广西策略。提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三自政策,即“自治、自卫、自给”,以村为自治单位,实行村治。在推行村治过程中独创“三位一体”制:一个是崭新的创造的基层政治制度,一个是实现民权主义最具体的办法——村街民大会,一个是具有战斗性的组织和训练的民团。基层自治组织依托民团,实际上既作为政治动员的手段的同时也带有军事动员的意味。……这结束了广西乡村社会散杂而无严密组织的状态,过去历代王朝统治未曾到达的边远少数民族山区也都建立了乡村“政权机关”。

——摘编自侯晓光《村民自治研究:基于清末民国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基层治理制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广西基层自治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