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城市的人口等级规模(19331936年)情况

人口规模(万)数量城市名称
大于2001上海
1002004北平、广州*、天津*、南京*
501004汉口*、杭州*、青岛*、沈阳*
205018成都、长沙*、大连*、济南*、武昌、哈尔滨*、苏州*、福州*、保定、开封、重庆*、南昌、无锡*、宁波*、长春*、镇江*、温州*、周口
102033徐州*、扬州、南通、绍兴、嘉兴、芜湖*、安庆、蚌埠*、景德镇、沙市*、宜昌*、街阳、自贡、厦门*、汕头*、佛山、昆明*、贵阳、威海*、济宁*、烟台*、太原、西安、汉中、兰州、安东*、营口*、旅顺*、锦州*、抚顺、吉林*、张家口*、西宁
51029常州、泰州、金华、街州、亳州、阜城、合肥、九江*、赣州、江门*、肇庆、南宁*、梧州*、唐山、山海关、潍坊、周村*、石家庄、郑州*、洛阳、安阳、许昌、大同、辽阳*、迪化*、银川、齐齐哈尔、归绥*、包头*

注:带*为通商口岸城市

——整理自沈汝生《中国都市之分布》


从表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人口等级规模不同的城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有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观点,并对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列出城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部分)


时间城市规划思想
古希腊时期城市分为公共区、宗教(文化)区、私人区三部分,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相对于狭小而简朴的住宅区,雅典城市建设将公共建筑作为重点,配建了文化、宗教、市政等各项大型公共设施。各个功能区之间不设区界,可以自由穿行
中世纪城市的整体结构、城市的片区空间组织及其中所包含的种种社会活动都围绕教堂展开,道路也以教堂和广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蜘蛛网状道路系统
15世纪府邸、市政厅、行会大厦等世俗建筑占据城市中心,珍惜和慎重对待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自觉地遵循城市统一和整体协调的法则,关注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19世纪末“田园城市”观念出现,主张城市规模要尽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试图建立一个融合城市生活的优点和乡村的良好环境为一体的“没有贫民窟和烟尘的城市群”来取代当时特大城市的发展道路
20世纪30年代赖特提出“广亩城市”规划思想:已经没有把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必要,分散(包括住所和就业岗位)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原则。各功能区之间有超级公路连接,公共设施沿着公路布置,加油站设在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内

--据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如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1-05-30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2021-05-1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的是17901910年美国城市人口数与总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年份总人口数(千人)城市人口数(千人)城市化水平(%)
179039292025.1
181072405257.3
18301286611278.8
185023192354415.3
187039818990225.7
1890629482210635.1
1910919724199945.7

——据李仲生《美国的人口增长、分布与城市化》整理


从上表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英国水陆交通的发展概况如下:

16世纪,地方性交通如西南部港口布里斯托尔到牛津、剑桥等城镇道路网有所发展,陆路交通最明显的变化是旅馆大量出现。据统计,1577年,仅英格兰就有2000多个旅馆。

17世纪,有关河流通航的立法活动明显增多,陆路方面四轮马车逐渐普及,大约有200个地方城镇与伦敦之间实现了定期专业运输服务,并且出现了大量的收费道路。

18世纪,西北部河流改造主要集中在工业腹地利物浦,在地方当局支持下,厄韦尔河等西北部河流改进计划得以实施。陆路方面主要体现在运输服务上,货物运输费用降低了40%。

19世纪,客运班车逐渐普及,一般一天行程约为4056千米,交通城镇间距也以此为限。许多陆路枢纽城镇出现,道路沿线出现了许多交通网的联络点,诺丁汉运河和特伦特河的改进促进了制造业城镇的崛起

——摘编自沈琦《英国城镇化中的交通因素》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近代经济史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4-1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城市化进程表

时间概况
19491957城市化的速度因应快速工业化和战后经济恢复的需求,中国城市化率由10.6%升至15.4%。
19581960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大量农村人口流进城市,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19611965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出现了“中国式”的逆城市化现象。
19661977我国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1978年至今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成为新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动力。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12-10更新 | 66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选择性必修2 综合检测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0~2010年美国、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化水平一览表

时间美国中国世界
197073.60%17.38%35.90%
198073.70%19.39%39.10%
199078%26.41%43%
200079.10%36.22%46.70%
201082.10%49.95%50.8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国际统计年鉴(2010)》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