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治国与富民】共同富裕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核心要义。
时期主张/措施
先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孔子


“圣王之事,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


“论其税赋以均贫富”“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与侈惰也”            

——韩非子

均田制、两税法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义田、义学、义宅等社会救济
明清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善堂、善会等慈善组织
近代“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天朝田亩制度》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康有为《大同书》


“平均地权”                    

——孙中山


“打土豪,分田地”                 

——土地革命时期口号

现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个”有利于,“先富带后富”             

——邓小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


从表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的有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29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3练民生问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代不少诗篇以灾害事件为中心.反映了东部沿海各地遭受飓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历史图景。如钱谬的《筑塘》中写道:“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传语龙神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诗中虽然谦称其筑塘的行动是“借”龙神和水府,但实际上主要反映了
A.人类抗衡大海的壮志和力量及政府开展社会和工程救灾的举措
B.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东倾和应对海洋灾害的成长过程
C.华夏先民历经苦难、依海而生的峥嵘历程和斗争精神
D.古代灾害天气的频繁发生和古人海洋意识的普遍增强
2022-05-24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3练民生问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医疗资源贫乏,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194911月,卫生部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传染病、交通检疫、环境、食品、学校与劳动卫生和卫生监督等工作。1952年,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掀起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血吸虫病、黑热病、鼠疫、麻风病等得到有效治理。之后,逐步组建了包括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体系。60年代中期,城市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所)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形成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均集预防、医疗、保健于一体。197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69732个,专业医院9293个,卫生技术人员2463931人,中医院与中医院校广泛建立。

——摘编自李玉荣《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卫生事业》

材料二   1911年国民健康保险法》规定工人参保由工人、雇主和政府共同出资,参保工人可免费接受全科医生诊疗。二战期间,战时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的免费诊疗范围扩展适用于遭空袭的伤员、服务业人员、生产军需产品的工人、特定的慢性疾病患者,最终适用于战时所有行业的工人和其他需接受医院治疗的人。《1946年国民医疗服务法》强调卫生大臣有责任促进建立全面的医疗服务,据此建立了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了大区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机构管理,地方卫生当局负责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地方执行委员会负责全科医生服务管理。

——摘编自李鸻《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行政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新中国与英国医疗卫生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二战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医疗卫生成就的意义。
4 . 《明史·食货志》记载:“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复下诏优恤遭难兵民。”这表明明初政府
A.重点救济遭难兵民B.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C.践行孔子仁政理念D.稳定社会以恢复经济
2022-05-15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3练民生问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5 . 《唐六典》规定:“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政府还规定,除“十恶”之外,家有80岁以上亲人及笃疾,据《令》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待亲人终周年后,方押送流放之地。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B.法律政策执行灵活
C.社会经济发展繁荣D.崇儒尊孔治国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17年春,美国国会出台劳工住房计划:由政府船运局下属的应急舰队公司向造船企业下属的房产公司提供联邦贷款开展住房建设工程;授权劳工部提供住房给“在与国防工业相关且必要的行业就业的劳工及其家人”;授权总统解决战时劳工的住房问题。这一政策(       
A.解决了劳工住房供应的短缺问题B.体现了政府对住房问题的直接干预
C.加剧了居民住房持有的两极分化D.成为美国解决住房问题的长期政策
2022-04-24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3练民生问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图为1993年新闻摄影记者凯文·卡特《饥饿的苏丹》,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当时非洲面临现实境况的写照。该作品
A.反映了非洲所面临的社会、自然问题
B.揭示了殖民主义的罪恶
C.是现代主义的作品
D.反映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2022-04-23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信阳、驻马店、漯河、周口、三门峡六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先后出土了8根王杖(又叫鸠杖,如下图)以及《王杖十简》等。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皇帝给高龄老人“赐杖”的制度在汉朝被正式确立,老人凭王杖有诸多优待,王杖象征着长者不可侵犯的地位。据材料可知(     
A.汉朝建立完善的养老制度B.王杖具有尊老敬老的意义
C.休养生息的治国之策形成D.独尊儒术后赐杖制度建立
2022-04-15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河北专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始时代,我国先民在采食植物和狩猎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一些运用中草药的知识。《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365种。《神农本草经》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属阳,五味属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唐初医学家孙思邈著成临床医药学巨著《千金方》,取“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之意。时至宋代,制定了制剂规范,在用药上已将重要的配伍禁忌药物具体地加以总结。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综述了16世纪以前药物学成就,收载药物已达1892种。为明确药物产地、形态等,他不畏艰苦亲自到各地采访,搜集各种药物标本。《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先无机物而后有机物,先植物而后动物,“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随着西学东渐的加快,西方医药输入日益增多。近代名医张锡纯明确提出了“中药”与“西药”的概念及其二者差异。云:“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捷,而临证亦确有把握矣”。

——摘编自张效霞《辨证论治的由来》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中医药院校陆续建立,其中以本科院校为主,兼有专科教育为补充。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药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我国基本建立了以药材生产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商业为纽带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中药在治愈甲型H1N1流感,防治乙脑、流脑、手足口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达40.19亿美元,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强劲。

——艾嘉仁《中医史:细说现代中医的创新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中药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022-04-0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1956196519781984201220182020
收入(元)627810013235583891461717131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清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拉开了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2020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战”为中心,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2-03-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6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当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