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949月,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1994年第910期)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 的文章,后来又出版了《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他在文章中说#中国人口每年增长1400万人,收入也在迅速增加。人口的继续增长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使得粮食需求急剧增长。”布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购买大量进口粮食的能力,布朗的答案是肯定的;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提供。布朗考虑到诸多因素,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有潜力能够提供如此多的粮食”。1980年以来,世界平均每年出口粮食2亿吨,其中接近一半来自美国,而美国也承受着农田损失和灌溉用水转为非农业利用之苦。预计从2010年到2050年,美国人口将增加9500万(包括自然增长和移民),美国可供出口的剩余粮食不会增加太多。

——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

材料二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要依靠各国自身努力,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此外,国际社会还应统筹兼顾,采取综合手段处理好粮食安全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的关系,以实现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卢沙野《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朗对现代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朗提出的问题没有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补充一条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举措,并说明理由。
2022-12-16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浙东大饥,朱熹借常平米600石,在建宁府崇安县(今福建武夷山)开耀乡与乡绅刘如愚创办社仓一所,进行赈贷,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社仓事目》(即社仓章程),于淳熙八年(1181年)奏请孝宗批准推行全国。后人把这个《社仓事目》连同开耀乡社仓经营管理办法统称“朱子社仓法”。朱熹作为理学大师,创立“社仓”,其主要目的是(     
①维护社会稳定②灾年赈济,扶植生产
③解决全国百姓温饱问题④提供社会保障,造福百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1-27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现状:国际社会在难民的_______________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国际社会要实现让世界不再有难民这一终极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2022-11-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4 . 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是从古至今人类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健身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健身术崇尚礼仪,偏重道德伦理,主静不主动,认为人身是一个完整的小天地,人的心态如何,对于整体的损益兴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古代养生学家们特别强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同时认为,人生活于自然,更不可能离开自然环境。道不远人,只在平常日用之间。自古以来健身有千法,但最基本的法则是要合于自然。

——摘编自王德峰等《中国古代健身术初探》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一些社会名流和政府要人认为,武术在强种救国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在军国民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的自然体育观的影响下,近代中国武术不断发展。其中,接受军国民教育思想的人认为,中国应该提倡武术教育,通过武术教育,培育国民尚武及尚武精神,达到“强种救国”之目的;而传承自然体育观的人则认为,武术与西方近代体育一样,具有强健体魄的价值功能,武术为中国最良好的卫生之方,从而出现了武术的体育健身教育理念。

一一摘编自李龙《中国武术近代“强种救国”和“健身强体”教育思想解读》

材料三   广场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审美愉悦性和科学健身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广场舞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我国广场舞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城市广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对于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应运而生。

——摘编自冯盈霖等《关于国内广场舞研究文献的综述与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健身术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武术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场舞蕴含的社会功能。
2023-01-06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材料二   1949年国家粮食管理局成立,加强了对粮食的管控。1953年为配合工业化之需求,实行粮食等产品统购统销,进行计划收购和计划销售。1958-1962年,国家对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改进,普遍实行定量配给制,以粮油票来供应粮油。“文革”时期,粮食供应问题再度恶化。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同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开始逐渐恢复粮食贸易市场,实行多渠道的粮食经营策略,粮食产量回升,但财政补贴日益加重。1993年起,粮票制度被废除,全国的粮食统销制度被取消,并且逐步开放粮价。我国加入WTO后,使得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摘编自何思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49~2018年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发展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变迁及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以来,中医学在传承中寻求变革,但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依然流行。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注重个人的养生与保健,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针灸治疗使用广泛。中国近代,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中华民国政府,医疗制度侧重于服务达官贵人,对百姓影响甚少。而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国民健康不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国家的公事。国家必须尽到责任,维护国民健康,培养国民民族气魄与健全体格。个人必须配合政策,尽好国民的责任。

——摘编自皮国立《碰撞与汇通:近代中医的变革之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省、市、县、乡镇、社区的医疗网络,方便患者就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我国推行计划免疫,有效控制了很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疫病,如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日趋强化,各级医疗机构明确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和救助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强化全民卫生意识。

——摘编自张栋《新中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相较于近代中国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取得进步的主要原因。
7 .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反映出(     
A.人类的理想B.国际的合作C.科技的进步D.制度的优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开始,英国政府大力推动呢绒工业发展,也借此解决了圈地运动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升了英国本土呢绒工业的水准。到了17世纪末,毛纺织业已经遍布英国各地,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以毛纺织业为主体的乡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联系,推动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加强了城市资本对农村的渗透,扩大了城市对乡村经济的辐射能力。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英国已经昂首完成了农业革命。

——摘编自谷延方《17世纪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地上,掀起过一场全国性的乡村建设运动。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以“民族自救”为己任,自发深入落后的农村,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对农民进行识字扫盲和科普教育;通过创办乡村医院,以推进乡村卫生运动;通过创办中心茶园,开辟健康娱乐场所来改变民风民俗;通过创办信用合作社,帮助农民发展生产;通过创建农业科学馆,以推广良种,宣传科学种田;通过成立联村自卫团来禁烟禁赌,强化社会治安;通过举办农民娱乐会、联村运动会、农民演讲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校和乡村社会融为一体;他们在乡村建设的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强调应注意中国传统文化,反对生搬硬套外国模式。

——摘编自《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

材料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线任务,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摘编自刘艳梅《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纺织业的发展导致英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新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9 . 1933年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实话》第四期中指出:“由于社会的不平等,致使工农群众被剥夺了真正的体育训练的一切可能和权力,而且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低落,造成广大劳动青年中惊人的体质退化。”该观点
A.服务于全面抗战的需要B.表明国民政府重视国民体质
C.推动了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D.揭示国民体质退化根本原因
2022-06-29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下,城市贫困人口飞速增长.他们居住环境脏、乱,缺医少药,治安混乱。英美发起社区睦邻组织运动,通过社区资源扶危济困。德国部分城市通过社区组织卫生、宗教与教育等力量进行济贫改革。二战以后的一段时期,信息化与城市化影响了社区发展,造成了社区衰败。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兴起,国家对社会个体的照顾逐渐被社区照顾代替。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冲突和矛盾凸显,社区主义应运而生,社区作用被重新发现。英国发起社区战略,强调社区公共服务改革与民主参与。但欧美国家公共服务供给的民营化仍然存在代理上的碎片化。现代社区对生活营造的忽略使各个家庭之间难以沟通。另外,后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与自我意识使得人们强调个人利益,而不是对群体的忠诚,传统的联系和价值标准被削弱。欧美社区建设的重点逐渐放在了居民自强自立精神的培育方面、社区居民人际关系的协调,力图在城市恢复或重建那种守望相助、睦邻友好的和谐的社区生活。

——摘编自吴素雄吴艳《欧美国家社区治理的结构、功能及合法性基础》等

材料二   2017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文件提出,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幸福家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可靠保证。

社区治理建设目标: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积极引导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加强城乡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做好城市社区绿化美化净化,着力解决农村社区垃圾收集、污水排放以及散埋乱葬等问题。创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运营机制,提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利用率。探索建立社区微型消防站或志愿消防队

在实践中,中国各地注重培育社区文化品牌、注重提升社区文化参与度,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例如,北京市通州区以才艺展示、挖掘社区能人等举措建设楼门文化,带动党员、积极分子、文艺骨干参与,改善了人际关系、构建了和谐社区。

——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美社区治理的变化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新时代中国社区治理特点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