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了全球范围内的“扶贫奇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利用行政手段对生产资料进行再分配,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铲断了造成贫困的经济根源,为农民摆脱贫困创造了物质条件。通过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使亿万农民走上合作经济发展道路,建立起以农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农村公有制经济体制。同时在农村建立“五保”供养制度、储备粮制度等初步的社会救助体系,缓解了农村地区极度贫困的局面。

——摘编自白晋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贫困问题,致力于解决过往扶贫过程中存在的识别对象不准、后续动力不足、到户困难、机制不顺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新理念、新战略,形成独特的习近平贫困治理观。

——摘编自李文《习近平贫困治理观的理论渊源与实践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开展扶贫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贫困治理观的时代意义。
2023-10-18更新 | 267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硬核提分(二)历史试题
2022·湖南衡阳·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公共危机主要来自于灾荒。……“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和“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等贯穿于历代救荒思想之中。我国古代报灾制度始于秦汉时期,发生灾荒时,地方官吏必须如实上报灾情,逐级上报、直至中央。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认为人事能影响天意,从商代的巫术救灾,到西周开始重视灾后救助,再到春秋战国之后积极防灾减灾,体现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昂扬精神,认识到救灾成效取决于政府与社会应对是否得当,强调“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摘编自夏一雪、郭其云《我国古代公共危机应急救援的历史经验与有益启示》

材料二   近代西方国家在面对公共安全时,除了政府的积极引导外,民众个人表现出了极为突出的个体自律、自我约束和个人的主动参与。西方文化建立在科学和法律两大基础之上,这种行为文化可追溯到犹太教“摩西十诫”两千多年来对西方人的主流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影响力。它表现为对安全规章和安全制度遵守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人们普遍关心的是,自己是否处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其心态可以描述为是一种主动的“我要安全”。日本家庭每年都进行紧急逃生演练,日本人每到一处新的环境,首先观察默记紧急出口位置。美国和日本的行人与司机已经形成一种自觉,哪怕在没有车辆行人和交警的情况下,行人与司机也遵守交通灯的指挥。

——摘编自王兆善《中西方生命价值认识与安全文化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社会处理公共危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在面对公共安全问题时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2-06-04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2·河北沧州·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晚期的粮食储备类型较古代增加了官民共储,即有官储、民储、官民共储三种类型,储存粮食的仓库也随之命名为官仓、民仓和官民共办仓。官仓包括常平仓、京仓、漕粮转运仓及营仓等仓库。其中常平仓设在各直省州县,储粮来源于采买、捐纳与截留,发挥着平抑粮价、灾年赈恤的作用,京仓(共17所)主要储存朝廷直接掌管的皇粮,漕粮转运仓(共7所)承担着转运各省运京漕粮的任务;营仓是为边防官军提供粮食供应而设的粮仓。民储和官民共储是指采用社仓、义仓等仓库储粮的行为。社仓设于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干预与监督,储粮一般来源于民间自行输入。为鼓励民间输入粮食,各地制定了通过免差役、给匾、给顶戴、给花红等方式给予民间捐谷者奖励的办法;义仓为市镇的民办民管粮仓,直隶、山西、江苏、江西等省比较普遍。

——摘编自费佐兰、余志刚《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晚期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晚期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影响。
2022-05-27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766年至1937年,我国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共计5258次,平均每六个月便有一次灾荒。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灾害都日益趋于普遍化。各种灾害相互之间本来就有关联,如大旱后,常有疫病等。如果防治疏忽,各种灾害的连续发生势必难以避免,其危害也更大。灾荒的积累性表现几乎是我国所特有的。古代中国的灾荒周期极短……每次巨灾后,从没有补救的良术,不仅致病的弱点没有消除,而且每次巨创后,元气愈伤,防灾的设备愈废,以致灾荒的周期循环愈速,规模也更加扩大。……灾荒严重发展的最主要结果……不外乎人口的流移死亡、农民的暴动和异族的入侵……破坏已有繁荣。历代王朝在治理灾荒的理念、方法上或因消极的天命论而采用巫术祈禳,或因不可实证的“天人感应”论而将治物治世并举,或因纯粹的唯物论而积极应对。一部救灾史就是国民应对自然之经验教训积累的历史,此间的经验教训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推动历史发展、构建生命绵延的丰富智慧。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材料二

序号对灾荒的认识出处
庚戌卜贞,帝其降堇。……今三月帝命多雨《殷墟书契前编》
沟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管子立政》
宋吕东莱曰:荒政始于黎民阻饥……凶荒之岁,为符信发粟,赈饥而已《文献通考》
(明代官员钟化民认为)今遭灾荒,辄抑给于内帑,此一时权宜之计,岂百年经久之规裁?惟以本乡所出,积于本乡;以百姓所余,散于百姓。……且令各府、州、县掌印官,每堡各立义仓一所。……此乃积于粒米狼戾之时,比之劝借于田园荒芜之后,难易殊矣《钦定康济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灾荒的特征并说明灾荒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献中所体现的救荒思想并做简要评论。
2022-05-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历史演练卷(辽宁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演进过程中,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教版)第80页

材料二   1627年,法国图书馆学者加布里埃尔洛代在《建立图书馆之倡议》里提出,要在民众中获得巨大声望、没有哪种方式比建藏书丰富、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更保险。这正是近代早期国家图书馆兴起的缘由……

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对读者经济状况、身份等诸多限制。

——摘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材料三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摘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教版)第80页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如果你是一名地方公共图书馆的馆长,如何规划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6 . 慈善事业的发展兴衰。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创设医院、育婴堂、孤儿院、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等慈善机构,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由此发轫。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教会慈幼机构开始向内陆省份推进,至19世纪末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教会慈善教育机构主要培养神职人员,但在宗教知识之外也传授一些基本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1906-1908年,清政府在北京相继创办了京师内城贫民教养院等多所慈善教育机构,各省也都建立起类似的慈善机构。民国成立后,慈善教育机构已遍行全国。教育部颁布学制,明确慈善类学校的课程,包括三民主义、算术、珠算、自然、图画、唱歌、体育、簿记等。由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慈善教育事业呈兴盛之态。

——摘编自曾桂林《近代中国慈善教育事业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成为慈善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主要资助者,有权干涉慈善机构的善款用途、项目实施及人事任免。国家又通过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安排,逐步垄断了绝大部分资源,并逐步控制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空间,慈善组织因缺乏必要的资源和空间而无法立足。不少中国人创办的慈善组织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而外国教会办的慈善事业则被定性为“侵略工具”。这使民间慈善事业进一步丧失合法性。1956年初,旧有慈善团体或停办或由国家接办或改组为其他性质的机构。

——摘编自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慈善救助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至民国时期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慈善事业走向终结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社会家庭不仅承担了生产生育的功能,而且具有抚养教育、赡养等功能。郑观应指出:中国富翁只想将财产留给子孙,这种保障模式,是中国慈善事业不发达的根由所在。薛福成说:“盖用机器以造物,则利归富商:可分其余润必养我贫民”。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公养”(婴儿出生后,由公立的福利机构抚养)“公教”(普及全民义务教育)、“公恤"(残、老、病、死时提供社会福利)的“大同社会”。传统观念中,政府将社会救济视为皇帝对子民的怜悯、恩赐,到清末民初,思想界已认识到,“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责任”。

——摘编自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社会救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并简析其意义。
2022-04-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上半期是英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时期,其中,农村农业人口增长了近60%,粮食供应压力增大。1560年以后,农业革命在英国悄然兴起。当时,英国西部已经实行了早期形式的轮作制。英格兰人逐步把可轮换式农业、三圃制、革命性作物、畜牧业和可耕地结合起来,发明了诺福克四茬轮作制。17世纪,马铃薯的广泛种植,提高了英国人的抗饥荒能力。18世纪起,议会简化了圈地程序,涌现出许多拥有大地产的地主,人们常常把低质量的农场改造为精耕细作型的可耕地。到了18世纪,土地私有产权完全确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可以自主决定生产。最终,英国不但粮食生产增加,而且在18世纪的前几十年,还成为粮食的出口国。

——摘编自尹翔硕等《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加快发展。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不以牺牲耕地搞开发,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断提高,加快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健全完善中央储备粮与地方储备粮之间的补充机制,统一协调省、市、县三级储备的吞吐,确保各地国储库和中央储备粮规模的稳定。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再次登上10000亿斤阶段性水平。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农业革命的背景,并归纳英国农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3年,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这次人口普查结合选民登记同时进行。原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司长沈益民说:“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像过节日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然后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我国首次人口普查的情形可以说明
A.人民拥有当家作主权力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
C.计划生育成为社会共识D.社会主义制度获得人民认可
2022-02-22更新 | 35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宋中期,政府开始实施“以工代赈”的救灾措施。宋神宗时,这一措施被引入大兴水利的活动中,到北宋后期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兴修农田水利、修筑城池和其他土木工程。北宋的“以工代赈”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B.兼顾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C.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遏制了土地兼并加剧的态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