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汉代政府颁布法令免除老人赋役,设立了常平仓作为备荒仓储,且建立了报灾、勘灾和救灾等基本程序。隋朝设立义仓,南宋时期设立社仓,形成了完整的备荒仓储体系。明清时期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设有养济院、孤老院、惠民药局等救助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渐增多,许多慈噩组织规定对“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要优先给予救济,对“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一律不予救助。

——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材料二 晚清以降,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接触中意识到中国传统救济的弊弊在于“有养而无教”,并认识“重教”的积极意义。晚清政府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民国政府逐步摒弃传统的慈善观念,代之以先进的国家责任理念,将社会救济视为“集体之生存而当为,不专为人类之悲悯而宜为”的事业。

——摘编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1)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社会保障思想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储备体系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清代统治者高度重视仓储制度的建设,将粮食仓储视为“生民之大命”。属于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有京仓、通州仓、水次仓、旗仓、营仓等,保证官俸、京城军粮供应。以积贮备荒为宗旨的常平仓、社仓、义仓是清代仓储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平仓作为官仓,是清代储备粮食救灾的主体,设于各直省府、厅、州、县,每年“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生息,凶岁则按数给散贫户”。国家对常平仓的管理非常严格,从修建仓服、储粮数额到仓库的日常管理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严定常平仓盘查追赔之制,严防仓粮亏空。义仓则为民仓,设于市镇,另外还有同属民办的社仓,设在乡村。

——摘编自赵晓华《清代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实践》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粮食仓储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
2021-11-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防洪记载较多,除黄河下游大量修防外,海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出现了堤防。将堤防按险要程度分为两类六等,冬春时备料修缮,调丁夫常达10万以上。宋代对黄河水文特征已有较多认识,将季节性涨水分为10期,根据经验可以预估汛水的到来。王安石提出新开浚手段,曾对黄、汴等河试行机械疏浚。有“铁龙爪扬泥车法”及“波川耙”等。北宋防洪议论很多,主张两河不能并行,迁城邑以避之,东西迁徙不要以人力干涉等,只能“因其所向宽立堤防,约拦水势,使不致大段漫流”等。北宋河防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曾编河防书292卷,已失传。

——摘编自毛振培、谭徐明《中国古代防洪工程技术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一直把防洪当作安民兴邦的大事。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组织机构,编制了各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必要的补充修订规划。加固新建堤防海塘27余万千米,大中小型水库8.5万余座,大中型水闸3500多座,重点整治了河道,开辟行蓄洪区98处,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万平方公里;建立了报汛站8600多个,水文自动测报系统200多处;运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预报洪水。制定和颁布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成功地抗御了长江1954年、松花江1957年、黄河1958年、海河1963年、淮河1991年、珠江1994年、长江1998年、松花江1998年等20多次大洪水,累计减少经济损失1.5万亿元以上。

——摘编自程晓陶《新中国防洪体系建设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河防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洪水防治的特点及意义。
2021-09-04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政府遣使“问疾四方,赈济百姓”始于西周。到汉代,国家救助已涉及收养孤儿、贩恤鳏寡、救济废残、赈灾济贫等方面。唐代,政府还增设专门机构按资产多少、丁口强弱划分“贫户”,并分等级予以救助,为防作假,还定期检阅人丁形貌。宋以降,贫困救助开始引入经济手段和民间力量,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纳业补官”(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安排官职)等。此外,从先秦《周礼》中的“荒政十二策”到清代《荒政辑要》,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后,内忧外患下的清政府无法救助贫民和灾民,以士绅富为主的民间救助日趋活跃,作用越来越大。如光绪初年的"丁戌奇荒”,浙商胡光墉在陕西等省筹捐白银近9万两;经元善等成立“上海公济同人会”募捐善款。1902年北京一些富商创立“工艺局”,向城镇贫民教授凿井、铁工、玻璃制造、工业纺织等技以工代赈。此后,各地纷纷仿效,救助从多村向城镇延伸。同时,许多人开始研习西方社会救助思想,赵元益的《备荒说》就是典型,他阐述了救助从传统的“养民”转变为“教民”的必要。

——据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

材料三: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分布着2.5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30.7%。仅在19781985年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了1.69倍,农村贫困发生率则下降了50%。2003年,中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超过1.1亿人,全国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14元人民币,在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额中,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2.1%o有世界银行专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尤其对减少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人数更是如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贫困救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贫困救助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开放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
2021-05-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礼记·王制第五》中记载:“五谷不时,果实不熟,不鬻于市。”这是被公认的最早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汉朝时期,为了杜绝不法商家为牟利向市场投放有毒有害食品,国家在法律上明文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减(赃),与盗同法。”唐朝时,《唐律疏议》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宋代,国家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完全继承了唐朝的法律,同时也有所创新,即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不能进市贸易,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商勾结”在宋明尤为兴盛,再加上封建社会人治大于法治的专断独裁思维,使得整个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个人道德、社会道德面临极大的考验。

——摘编自刘新超等《古代食品安全管控理念、方略及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对食品的卫生标准、纯度指标以及标签的真实性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市场上的食品质量非常不可靠。到19世纪末,食品的造假腐败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重大危害事件不断出现使民众逐渐觉醒,对食品改革和制定相关法规的呼声越来越大。新闻记者阿普顿·辛克莱出版了一本题为《丛林》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辛克莱以15页的篇幅对当时美国肉制品污秽不堪的加工过程予以揭露,引起了公众极其强烈的反响。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下令对肉类加工业进行彻底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中揭露的诸多耸人听闻的事实公之于世。与此同时,美国医学会也向国会表明如果参议院不通过纯净食品法案,将促使他们的病人对国会施加压力。在多重压力之下,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最终获得国会通过。

——摘编自徐俊才《美国食品安全法案颁布历程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食品安全法产生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生思想源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发扬于两汉和唐代,但大多停在原则性的理论阐述上,真正把民生思想具体化的是宋代程颐和程颢兄弟,他们在“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明清之际的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复井田”以实现社会的“均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的冲击和中国社会的空前危机,使民生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又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形成了以谋求民富国强为主题的民生改良思想。

材料二1601年,英国女王伊面莎白一世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救济贫民的法案,即《济贫法》,该法案将已有的宗教或社会救助活动惯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首次由官方划定一条贫困线,对有需要的孤、老、病人进行收容,同时,为失业者、贫民、小孩提供有限的帮助。1834年,随着英国社会形势的发展,又通过《济贫法》的修正案,即新《济贫法》,以此为标志,社会救济已成为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它规定国家有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公民有要求社会救助的合法权利,社会救助是一项积极的福利措施。

——林祖华《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和资本主义民生思想比较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生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在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中的实际运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修正《济贫法》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民生思想的共同作用。
2021-06-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储备体系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清代统治者高度重视仓储制度的建设,将粮食仓储视为“生民之大命”。属于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有京仓、通州仓、水次仓、旗仓、营仓等,保证官俸、京城军粮供应。以积贮备荒为宗旨的常平仓、社仓、义仓是清代仓储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平仓作为官仓,是清代储备粮食救灾的主体,设于各直省府、厅、州、县,每年“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生息,凶岁则按数给散贫户”。国家时常平仓的管理非常严格,从修建仓服、储粮数额到仓库的日常管理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严定常平仓盘查追赔之制,严防仓粮亏空。义仓则为民仓,设于市镇,另外还有同属民办的社仓,设在乡村。

——摘编自赵晓华《清代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实践》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有2263.7亿斤。新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超级稻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居国际领先水平,一大批高产、超高产、广适性的超级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等粮食新品种选育推广,为我国提高粮食单产作出巨大贡献,国家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通过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临时收储等措施提高农业收益,到了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提高到6095亿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历史上少有的粮食连续增产阶段。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12142亿斤。

——摘编自伍振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回顾和展望》原载《经济日报》(2015109日)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粮食仓储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021-03-1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四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以前济贫助困主要由宗教机构承担,至唐代政府开始介入,宋朝官办救济机构是这一进程的继续。嘉裕前京师有福田院、地方有广惠仓,贩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元符元年宋廷正式确立居养制度,并在全国推行。南宋后,居养制萎缩。漏泽园制度正式形成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但官府出钱买田,安葬无主尸骨的做法,真宗、仁宗和神宗时期即已存在,只是尚未形成制度和规模。两宋之际,漏泽园多遭废坏。绍兴十四年在朝廷的督促下,漏泽园在各地逐渐恢复起来,终南宋之世延续不废。医疗救济包括平时的疾病救治与春夏爆发疾疫时的医疗救济。基于贫困人口的季节性处境,宋朝每年都要进行春夏救疾、冬春救饥及冬季救寒的季节性救济工作。

——摘编自段惠青《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推行社会救济和扶贫政策。1978年以前的扶贫工作是与社会救济相结合的,并以地方试点为主。1978年正式划定了农民贫困标准,第一次将扶贫工作从农村救济中分离出来。改革开放初期,以救济为主的“输血”式扶贫可以缓解农民暂时的生活困难,却不能使他们真正摆脱贫困。1986年以后,国家确定了新的扶贫方针:变“输血”为“造血”,变救济为开发,逐步形成了集行业政策、区域政策和社会政策于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亿万农民告别了贫困和饥饿,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新生活。扶贫开发,成为中国政府解决贫穷问题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王瑞芳《告别贫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工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贫困救济制度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救济制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社会救济和扶贫政策的阶段性变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党扶贫工作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人们将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商朝时伊尹曾告诫太甲:只有保持节俭的美德,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儒家认为俭德可以避难,节俭者懂得尊重他人,体谅他人,是具有仁爱精神的表现。当时崇尚“收缩式”“被动式”的节俭。在当代社会,节俭观的核心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式的生活,而是在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倡适度的消费。新型节俭观不再单单关注生活领域,而是把节俭的范围延伸至生产领域。

——摘编自徐姣《中国传统节俭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从事生产性劳动的劳动者越多,劳动产品就越多,如果节俭的人将自己的部分收入节省下来作为资本供养更多的生产性劳动者,就能增加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就是节俭。当然,节俭所积蓄的财物都是由勤劳得来的,但是若只有勤劳无节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藏,资本绝不能扩大。政府必须反对奢侈浪费,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政府在反对奢侈浪费上,绝不能是可有可无的旁观者。亚当·斯密的观点代表了近代西方节俭观的主流。

——摘编自【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节俭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当·斯密节俭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节俭观的认识。
2021-04-06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彬县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尖子班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宗教和慈善事业息息相关,如英国教会和修道院举办的养育院就承担了重大的社会救助任务。为了明确救助的准则,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各教区对居住于本教区的贫民负有救济的责任"。英国民众一贯认为“美国社会只存在贯民,不存在贫穷问题,而贫穷只是个人的懒惰和无能造成的;救济不应该是国家的责任,对困难群众、农户的保障就是统治阶级的施舍。如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就规定了要安排贫困儿童去学艺,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必须送往贫民教养院”使其工作,而且不允许对其进行“院外救济”。英国在《伊丽莎白法案》中制定了相关要求,指出“用法令的方式规定济贫税由社会共同负担,用以救济无力为生的贫民,救济经费主要源于济贫税和志愿捐款,从而保证了救济经费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摘编自王冲《近代中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比较分析》

材料二   明清政府除了在立法上支持农民社会保障事业,而且还注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调拨,鼓励民间和社会团体广泛捐赠,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障事业中。对于能在救济灾荒、济贫、育幼和养老事业中有所作为的民间团体和组织,给予鼓励和奖赏,如对捐赠数额特别大者立坊牌旌表,如规模巨大的养济院、普济堂、栖流所、饭厂都得到过政府的经费支持。明清政府对待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仅强调供养,而且重视教化工作,如建立善人、善堂、善事和功过格等成为教化工作的有力工具,明清政府除了通过税收等形式增加财政收入和对社会保障的支出,而且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和保障资金增值,加民间劝幕、买田收租增加利息、买店面收租生息等形式。

——摘编自《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与明清中国社会保障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明清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各自特点。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特社会保障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