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对中国来说,有一个共同的怪现象∶中国是正义的战胜国,却不能完全收回被列强侵占的领土主权。1914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在英国的支持下出兵占领了胶济铁路和青岛。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占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19452月,美、英、苏三国签订《关于日本的协定》。其主要内容之一是∶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必须保证战后"恢复"沙俄在日俄战争中于"满洲"失去的全部特权,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同年8月,国民政府迫于美国的外交压力,及换取"苏联支持国民党政府,不给国民党政府的国内敌人以任何帮助的(口头)保证",完全接受了已经拟定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苏联以"租借"的形式接管了大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中国旅顺、大连和中东铁路。

——摘编自王春良《论国际关系中的山东、旅大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山东、旅大问题上一度失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上述现象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外交往交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对外交往,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二   尔国(英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

——《清仁宗实录》卷320嘉庆二十一年七月乙卯


问题
(1)唐代“政制多袭前代之旧”,请列举两例说明。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皇和清帝对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皇和清帝对外来文化态度不同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也就是说,皇帝下旨,只要外国公使答应不常驻北京,中国关税也不收了,鸦片贸易也可以放开。(注:《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与英、法等国签订的)

——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材料二   1860年与英法媾和的惨痛教训,促使恭亲王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此以前,他也是激烈反洋的,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并处死巴夏礼(Harry Parkes);而在媾和以后,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他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去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就在一战正酣的时候,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政府遂趁机开始声称为了“不为接济乱党之用”停止支付俄国赔款:“兹俄国内乱有难平定,其正式政府尤未知何日始能成立,拟将前项赔款自本月份起,仍行停止交付,以期慎重。”……19187月到19197月,苏俄发出过三次声明,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包括“停止1901年中国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规定的偿付军费形式向中国索收的款额,包括未来应付款额外过去的欠款。”……直至19203月北洋政府才开始认真考虑苏俄放弃庚子赔款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对待《天津条约》的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废止庚子赔款中对俄赔款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认识。
2021-04-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此后,只要有中外冲突事件,清政府皆敕令地方官府要“严守和约”。这说明(     )
A.晚清外交近代化呈现新旧杂糅特征B.清朝完全丧失了对外关系的灵活性
C.中国传统经世致用观念具有局限性D.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的在华代理人
2021-04-12更新 | 413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5 . 下面是13世纪朝鲜出现的学习汉语的会话教材《老乞大》片段。这说明当时(  )
你是高丽人,学他汉儿文书怎么?你这般学汉儿文书时,是你自心里学来,还是你的爷娘教你学来?是我爷娘教我学来。
A.汉文化受到朝鲜青年的抵制B.汉文化传播在朝鲜有群众基础
C.新罗王朝大力发展汉语教育D.汉语成为朝鲜民间的通用语言
2021-04-06更新 | 338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31年,越南使臣李文馥曾发表《夷辨》一文,抗议清廷将其视为"夷"的态度。文章指出∶"我越非他,古中国圣人炎帝神农氏之后也……家孔孟而户程朱,其学也……宾贤取士,汉唐之科目也;博带峨冠,宋明之衣服也。推而举之,其大也如是,而谓之夷,则吾不知其何如为华也?"据此可知,当时越南
A.接受清朝中央政权直接管辖B.其文化为中国士大夫所认同
C.对中华文化具有较强认同感D.坚持自身是中华文化的正统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某中学三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材料。


组别材料
第一组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献波罗树,树类白杨”;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法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据《唐会要》
第二组康熙……命于中州等地,给(番薯)种教艺……自此广布蕃滋,直隶、江苏、山东等省亦皆种之。
——《清稗类钞•植物类》
第三组于近世欧洲文明进步最有大功者,曰罗盘针,借以航海觅地;曰火器,借以强兵卫国;曰印书术,借以流通思想,开广民智。而此三者,皆非欧洲人所能自发明,彼实学之于阿拉伯,而阿拉伯人又学之于我中国者也。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因户之土布土棉,隧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

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萨拉.邦焦尔尼《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根据材料一,提炼三组材料的共同主题。井围绕这一主题,任选其中组材料,简要分析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沿海地区的棉纺织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家庭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整个大清帝国的庆祝活动长达数十天。参加庆典的除了大清帝国的满族贵族、汉族百官、蒙古王公外,还有作为朝贡国的安南、朝鲜、缅甸使团,甚至包括远道而来的哈萨克使团。这表明
A.清朝处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B.亚洲的朝贡圈十分稳定
C.清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D.中国中心得到世界承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献给乾隆的最能说明自己国家现代化程度的礼物是一台“天文地理只音乐钟”乾隆以传统工艺品玉雕、丝荷包、细铜作胎外填珐琅彩釉称为、“景泰蓝”的瓶子作为回赠。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方世界进入电气时代B.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精湛
C.中英经济形态差异显著D.清朝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洋到中国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没有苏彝(伊)士运河,中西的交通须绕非洲顶南的好望角,从伦敦到广州顶快需三个月。西洋人从中国买的货物不外丝茶及别的修品。我们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用不着任何西洋的出品。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订后,传统的“宗藩体系”受到冲击,迫于应付中外交往的需要,才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仍然是一种临时性的钦差大臣身份。第二次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体系下,清政府应列强的要求,被迫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国从此有了专职的政府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迈出了近代外交的第一步。1861年,英、法等国相继派公使常驻北京,总理衙门遣使出访,并设立驻外使馆。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总理衙门的外交活动。
2021-0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选拔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