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1871至1874年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在此后的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和中法战争中的“台湾封锁问题”等涉外交涉中,中国均援用了国际法。这些活动
A.说明西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B.反映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趋势
C.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D.扭转了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6年初,中国启动“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由外交部长站台,各省区市党政一把手亲自推介,向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工商界代表和中外媒体讲述各省区的故事。目前,外交部已经为中西部为主的11个省区市举办了推介活动。该活动旨在(     
A.推动民间外交主导对外交往B.统一各省区对外开放的进程
C.开启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D.深层次全方位打造中国形象
2022-03-21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京师同文馆1878年各科考试试题都有公法学题目,内容全部和驻外公使有关。1889年、1893年同文馆大考中亦有公法学试题,内容从驻外公使问题扩展到多项国际事务。自同文馆始,其他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国际法课程。这可用于说明(     
A.近代外交理念对华影响加深B.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
C.新式学堂注重培养翻译人才D.洋务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61年,办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总理衙门成立。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将《国际法原理》译成中文,恭亲王奕䜣奏请出资助印。此书后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规范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这表明
A.清朝统治者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B.国际法的引入避免了中国主权丧失
C.中国传统外交理念逐渐向近代转变
D.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5 . 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B.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2022-03-13更新 | 1428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古代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统计表。这表明
在明代表(→表示使臣出使方向)
中朝使臣往来中日使臣往来朝日使臣往来
中国→朝鲜朝鲜→中国中国→日本日本→中国朝鲜→日本日本→朝鲜
明代以前2088824681424
共计1343年
年平均次数
0.130.650.0030.050.010.02
明代161129916372270
共计277年
年平均次数
0.64.60.060.130.080.25
A.中国是东亚国际秩序稳定的核心力量
B.儒家文化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
C.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D.东亚国家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更加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国际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运用情况简表,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时间大事
1864年受清政府委托,传教士丁韪良组织翻译了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从此开始了有组织地引进与翻译西方法律著作的进程
1912年《临时约法》颁布后,在国际上要求与他国地位平等、享有主权,在国内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享受同等权利的观念基本形成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第一次拒绝在损害国家主权的国际条约上签字
①有利于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②有利于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③有利于中国形成国家主权的观念
④有利于利用国际法维护国家权利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历史演变

国家身份

国际责任内容

天朝上国天下责任;朝贡责任。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维持朝贡体系责任;国家救亡图存。
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
革命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修正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
最大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韬光养晦;国内经济建设;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20世纪90年代)国际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全球治理。

——摘自吴兵《从天下责任负责任大国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阶段提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释史论结合,表述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 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不如世界各国文化优秀B.大力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的影响
C.世界文化从未与中华文化交流过D.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交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