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铁三角”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小农经济主导地位的强化与传统程朱理学的束缚构成了一个铁三角的关系:双向箭头表示双方的相互作用。

——据毛佩琦《明清易代与中国近代化的迟滞》

材料二   从世界史或全球史的立场看,明初中国专制王朝国力的鼎盛时期正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西方透露出的资本主义曙光与明中叶以降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冲动几乎同时。西方的兴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正是中国的明清之际,西方文明赶上东方文明,中国从先进到滞后,就是在这一时期内发生的。所以说,明清易代是中国近代化迟滞以及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的转折点。

——据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

结合材料一论证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2 . 延续与变迁

材料一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材料二   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023-06-30更新 | 4091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那被镶嵌于16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17世纪,有时看起来像是没有独具一格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另一方面由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我们所得到的关于这个位于二者之间的世纪的情况仅仅是一些诸如“过渡”和“变迁”之类的模糊不清的术语。

——荷兰历史学家伊沃·舍弗尔(1966年)

材料二   按照苏联历史科学界的观点,中世纪一般的和终结的界限是17世纪中叶。这是因为封建制度那时在经济上已进入垂暮之年,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了。

——苏联历史学家E.M.茹科夫(1960年)


(1)材料一、材料二呈现了关于17世纪欧洲历史的两种不同观点,概括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这种不同认识的原因。
(2)苏联历史科学界以17世纪中叶作为欧洲中世纪终结的界限,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请尝试提出不同的观点并予以说明。
2023-02-1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结构的调节功能瓦解了,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出现了,这是不是一定会有新结构取代旧结构呢?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据社会结构调节原理,新结构的形成必须使各种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实行功能耦合,组成新的互相维系的状态……另外,新结构出现后,要能够壮大到占主导地位的程度才能取代旧结构。

——据金观涛《历史的巨镜》


上述材料是学者在历史研究中对“社会结构替代过程”的分析。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阐释。(要求:结合具体国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代(960-1279年)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造就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成就。它不仅拥有丰富卓越的文化成果、叹为观止的思想成就,更拥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以及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有学者认为,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地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转变的可能首先来自于宋代经济的强大与活跃。两宋在历史上虽然一直被称为.积贫积弱”,但仔细考究之下,我们发现这种说法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

——摘编自厉文君《宋代经济开发与社会转型考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50年至1850年间,至少有5次改变了世界的大革命,它们既与较早的革命有联系,又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各种力量。……我们的今日文明之所以是这个样子,主要是由于自1750年以来发生的历次革命。

一次革命做出两件事:推翻旧秩序,建立或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以代替旧的。历史上的革命有不同的种类——它们发生在各不相同的领域里。有些革命影响了政府——是政治的;有些影响了教会——是宗教的;有些影响了某些群体的生活和特权——是社会的。

很多,也许是大多数大革命带来了大量喧嚣的和毁灭性的暴行一战争、处决、迁徙和没收,但有一些,像思想革命,则比较平静地,但同样有效地发生了。工业革命主要是和平的,因为它是机械革命,但它既是建设性的,又是破坏性的,而且一旦顺利地开始后,它是很喧闹的。

——摘编自海斯、穆恩、韦兰《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革命推动历史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图书馆与社会进步。

材料   1516世纪,书籍的数量在急剧增长,人道主义者们对古代经典的着迷已经从颠覆性的学术热情发展成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举措。当科学威胁到神学至高无上的权威,统治者开始在古代经典理念中寻求对其权力的支撑。图书馆,正在经受着书籍数量和种类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成为各种思想逐鹿的战场。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图书馆反映了他的捐赠者的清教徒信念,其中四分之三的书籍是神学著作,大部分是关于圣经的注解和清教徒布道书。在17世纪末皇家图书馆仍是是供国王寻求启迪的古典著作、一些教会文件以及神学政治方面材料的大杂烩。18世纪,英格兰学术界的面貌再次发生变化,异端人士引进校园的科学思想开始在大学占主导地位,位于大英帝国扩张的最前沿的大学,需要稳定的图书供应。1753年,英国议会批准建立不列颠博物馆,英国的国家图书馆正式宣告成立。

19世纪,科技的发展让书籍和其他印刷材料的速度加快,书籍的数量和种类方面大量增加,图书馆从庙宇殿堂变成了市场,从只有少数原稿到拥有源源不断的资源。……1855年,英国议会通过议案,规定用国家税收在人口1万人以上城市建立公共图书馆,自此拉开了公共图书馆运动,这次运动的一个座右铭就是:“人人有书读”。公共图书馆运动横扫不列颠的时期,也正是这里阶级冲突不断、经济恐慌加剧的那些年。图书馆不仅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的浸润,它们还提供了一种逃避的间隙,提供了休息和反思的契机,最终会激励人们学会关怀和尊重。

——摘编自【美】马修·巴特尔斯著、赵雪倩译《图书馆的故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家图书馆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世纪英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
2022-05-26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根据史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文士热衷于参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视野多关注公共事业和公共领域,休闲目的大多与自身的政治事业前途息息相关,参与休闲活动多为自发、外放的形式;宋朝大部分士人有了自觉的休闲意识,即便是聚集,也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进行精致休闲的聚会,以此寻求知音,切磋文艺。唐宋知识分子“休闲文化”的演变
A.源于科举制的发展B.反映了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
C.推动了理学的兴起D.淡化了士人国家与民族意识
10 . 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的精髓与内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部分大学校训

学校名称时间校训内容出处
圣约翰大学1897英文:LightandTruth(光和真理)
中文: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
英文《以弗所书》中文《论语》
复旦大学190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
清华大学191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经》
金陵女子大学1913AbundantLife(厚生)英文格言
中山大学1924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中庸》
西南联合大学1938刚毅坚卓
华北联合大学1939团结、前进、刻苦、坚定

——据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整理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大学校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