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
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
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
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
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
2020-07-08更新 | 7105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2 . 科学图书社是近代安徽最具影响力的新式书店。下表为20世纪初它所经昔教科书种类的统计表,以下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教育阶段科目修身国文习字算数习画手工音乐体操历史地理 格致/博物理化代数几何三角法制及理财
初等小学堂用书12144119244
高等小学堂用书101097133656
中学堂用书6141459617122418131955

A.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得到广泛认同B.清末基础教育课程实现西化
C.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图书经营转变D.民主与科学思想深入到内地
2020-06-2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1年清末新政后,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颁布了《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规定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同时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这些举措(  )
A.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B.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C.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D.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
2020-06-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完全不同于约开口岸的另一种通商口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外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攫取势力范围,并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强租港湾,强索铁路修筑、矿山开采等一系列垄断性特权。

1898年4月,总理衙门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发“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后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于1904年春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

济南开埠后,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据统计,1927年,济南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已达6700家。1904年,电影传入济南,一名德国人在济南经三纬二路建立了济南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这一年,自行车在济南销量大增。济南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仓所学知说概括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的康格认为:戊戌政变后清政府的有些改革仍会得到保留和延续,因为,这里的人们普遍认为“皇太后和她的极端保守的顾问们某种程度也被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唤醒”。由此可知,康格的这一判断
A.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B.加强了对中国改革的干预
C.基于维护美国的在华利益D.预见了清末新政的可能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光绪年间担任兵部尚书的徐寿衡曾说:“我兵部惟知绿营兵数,若其勇营练军,各督抚自为之,吾兵部安得之。国家每遇战事,调派地方军队,一兵一卒一饷一粥,朝廷皆待之督抚”。这表明晚清时期
A.绿营力量威胁国家安定B.传统的军队体制已经瓦解
C.权力结构发生变化D.地方督抚主导近代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常因经费和器械没到位而失败。而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据此分析,武昌起义的成功应得益于
A.湖北革命军奋勇作战B.同盟会准备工作到位
C.洋务派官僚参与革命D.晚清改革的客观推动
2020-04-09更新 | 3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鉴于“钱荒尤甚,银价日短”的局面,允许沿江沿海各省开局铸铜元。各省为获铜元余利遂争相鼓铸。此举
A.有效解决了中央财政危机B.增强了地方的独立性
C.促使了旧经济结构的解体D.推动了金融业现代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对后世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甚大。“乡人相约,勉为小善”。《吕氏乡约》的宗旨在于使邻里乡人能“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吕氏乡约》要求乡民按照“长幼有序”原则遵守相关礼仪规定,列举了酗酒、赌博、斗殴、失信、造谣等不良行为,制定了相关的惩罚措施。《吕氏乡约》规定“约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之。专主平决赏罚当否”。“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乡约乃私人之自由组织而非地方之自治政府。且所约四事,偏重道德。经济教育诸要务,均在合作范围之外。衡以近代之标准,实非完备之自治。”

——选编自侯少龙《传统乡约与古代乡村治理研究》等

材料二   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治安问题,除了依靠保甲制度监督外,主要是依靠作为州县官助手的衙役来维系。地方官可以雇佣比编制多得多的“白役”以供驱使,“白役”事权重叠,以维持治安为主的街役常被交予催收钱粮等杂务。清末,政府在中央设立专门的巡警部。(后设民政部)在各省设立巡警道或警务总局,专门负责警察队伍的创建与管理。警察按。照等级对应享有相应的薪酬。对所辖警察的言行有详密的规范制约,并以《章程》的形式明文规定。地方的警务系统设立和维持的经费由中央向地方财政过渡。清末警制改革有一定成绩,但所需经费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对民众的盘剥,加剧了国家与基层的直接冲突。

——摘编自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传统乡约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警察制度相对于传统衙役的特点,并简析清末警制改革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欧洲大学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而不是鼓励学生的流动。“当时每个国家、政治或教会团体都试图建立大学,以使其公民能在当地而不是国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一些国家甚至以剥夺公职的惩罚来强化进入国外大学的禁令。

——摘编自贺国庆《西方大学史上的留学潮》

材料二   1902年,清政府正式饬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欧洲留学。清末的留欧生,以公费为主,自费留学生较少。清政府明令:“凡官费出洋学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习法、政、文、商各科者,虽入大学,不得给官费。

1903年以后,清朝官僚一致认为最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一日本,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针对戊戌维新前后改良派学习日本的愿望,日本舆论大肆宣扬说:“支那既渴望教育,日本教育家苟趁此时喙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支那为教育上之主动者,为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

——摘编自刘志强、张学继《留学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5世纪的欧洲和20世纪初的中国在留学政策上的异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
2020-03-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