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1901年清政府的“新政创造了新的机会来动员学生、知识分子、绅士、商人和其他的城市精英,以及新军中的下级官吏。当辛亥革命到来的时候,他们能够集体行动……”。该学者旨在说明这次“新政”
A.暴露了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B.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C.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束D.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据《张文襄公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
2021-06-08更新 | 8775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光绪帝1898年颁布上谕称:“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着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酌核办理。惟须祥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这表明当时
A.意在以自主开放来应对侵略B.吸取庚子事变教训,实施新政
C.力行改革来推进中国近代化D.全面推行开放,维护国家主权
2021-05-28更新 | 44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推行新学制后,出现了各种新式教科书。1903年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课文:“牛耕于田,不勤,牧童鞭之。牛曰;吾苦甚。牧童曰:智不若人,即为人役。岂独牛然,人亦如是。问何以为人役,问世界以何等人为最苦?”这一内容旨在
A.宣扬上下尊卑等级秩序B.推广白话文和新文学
C.主张开启民智救亡图存D.论证剥削压迫合理性
2021-05-23更新 | 880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5-1907年,北京出现了创办阅报社的高潮,推动白话报和白话文走向街头、寺庙和茶馆。阅报社大都由官宦子弟或旗人创办,部分旗人在茶馆免费讲解内外局势,宣传国民意识,一些宗室子弟也积极参与其中。这反映出
A.变革成为时代发展潮流B.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C.清末新政促进民族融合D.政府主导社会生活近代化
2021-05-22更新 | 46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番禺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1年6月5号,清廷谕整顿翰林院,斥责该院“专以诗赋小楷为功,弊精神为无用,而经世之务,或转不暇考求,殊非造就人才之意”。清廷谕整顿翰林院反映了清政府
A.传播维新变法思想B.举新政急需新式人才
C.意欲进行科举改革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2021-05-17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慈禧太后发布懿旨,宣布仿行宪政,开始预备立宪。当部分官员奏请合并旧内阁与军机处以实行责任内阁时,慈禧断然予以否决。这说明,此次改革
A.体现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B.阻断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实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D.激化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1-05-01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广东卷)0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以张謇、汤化龙为首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在清末新政前期拥护改革,反对革命。但在武昌起义发生后,长江以南十几个省份相继宣布独立,实际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共同完成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对清政府的态度转变表明
A.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B.立宪派认识到清末新政的局限性
C.辛亥革命促使资产阶级的觉醒D.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事宜,提到“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日治,二日富,三日强。国既治,则贫弱者可以力求富强。整顿中法者,所以为治之具也;采用西法者,所以为富强之谋也。”这反映了当
A.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B.维新思潮推动了戊戌变法开展
C.变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D.新政从根本上维护传统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历代王朝宁愿采用卖官鬻爵、增加捐税等办法应对财政困难也不愿借债。但19世纪50年代以来,清政府却大举外债,光绪帝还成立“借款委员会”专职借债,并于1898年首次以国家名义对内发行债券——昭信股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内忧外患促使财政体制更新B.朝廷重视澄清吏治轻省赋税
C.社会转型推动经济结构变动D.清政府突破了中体西用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