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初十年(1901-1911年),是清王朝的最后十年,立宪派是此时期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当时中国的政局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们是出身于旧科举制度下的士绅阶级,多数曾是政府官员,他们中不乏受过新式教育甚至留学日本。革命前,立宪派利用自己掌握的论坛和团体抨击清朝专制统治,鼓吹立宪政治并发起请愿运动: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立宪派弃清廷而投向革命的行列,大减轻了革命的阻力;不久之后,因与革命派政治理念的迥异,又因革命派对其怀有本能的排斥,背离了革命,并扶持袁世凯上台,破坏民主共和。立宪派之所以有如此的双重选择,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即保守与进取并存。

——摘编自杨阳《评析立宪派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双重作用》

材料二   194856日,在港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联名通电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中提出的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并就召开新政协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新政协应由共产党负责召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制定共同纲领的指导思想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各民主党派代表参加了新政协筹备的全过程,并出席19499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共同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全体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占第一届政协代表的百分之三十。中国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历史展开了崭新的篇章。

——摘编自陈志远《中国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历史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为什么立宪派在民主革命中存在保守与进取的矛盾心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为什么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过程中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最终胜利向我们昭示了什么道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课程设置做了明确规定:“凡各科课程,须用官译编译局编纂,经学务大臣奏定之本。”清政府此举意在
A.构建与国家政治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为维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C.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学校教科书D.推动近代文化教育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8年,马星驰在《神州日报》上发表了下图漫画《图穷匕见》。该漫画意在
A.说明袁世凯复辟帝制失民心B.讽喻清政府官场政治的腐败
C.揭露清政府政体改革的实质D.反映广大民众抗拒政治宣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方面内容
政治改革除旧方面,裁撤归并如河东河道总督、詹事府、通政使司等旧衙门,裁汰冗员,裁革陋规。
布新方面,1902年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在1903年设立商部;设立练兵处,财政处。
军事改革1905年设立巡警部、学部。后来工部并入商部,改称农工商部。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武科,在各省建立武备学堂。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各省设立督练处,负责练兵事宜。与此相适应,清政府建立了一套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制并委派留学生到英、法、德、日等国学习军事。
经济改革积极鼓励、支持发展工业、农业与商业贸易,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文教改革1905年废科举并正式设立学部。奖励学堂出身。派遣留学生。面向社会的宣讲所、新闻馆、图书馆等也有所发展。
法制改革1902年,对《大清律例》进行修改。1906年至1910年,陆续颁布新的法律,包括《刑事民事诉讼法》《新刑律草案》《大清新刑律》《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还有其他民法、商法与行政法等。
社会改良建立警察制度、劝诫缠足、禁吸鸦片等。1902年废除满汉通婚的禁令。1904年,将以前只有满人可以担任的都统等职位开始向汉人开放。1907年,废旗人不从事生产的特权,授旗丁以田地,责令耕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新政。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败后,中国人奋起抗争,清政府的改革活动和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赛跑。

改革与革命的时间表
改革之举革命之浪
1901外务部
1903商部1905学部(废科举)
1906资政院
1908《钦定宪法大纲》
1909第一届咨议局会议19115月成立皇族内阁191111月宪法十九条
1894兴中会成立
1905同盟会成立
1906萍浏醴起义
1907广东惠州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
1908安徽安庆新军起义
1910广州新军起义1911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11月武昌新军起义
(1)根据材料,归纳20世纪初清政府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中国改革与革命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清末新政期间,不仅先进的知识分子,其他社会阶层如工人、商人、新军以及部分开明官僚都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参与或者卷入其中,并形成两大社会集团,革命派和立宪派。他们所具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共同构成对清政府的极大压力和威胁。这一史实表明清末新政
A.树立了资产阶级领导地位B.客观上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社会基础
C.动摇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D.革新了社会政治体制及其运作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末“新政”期间,清廷颁布了《商律》,随后在各地出现了一些新型商会,这类新式商人团体明显打破了传统工商业“行帮壁垒”森严的弊端。新型商会的出现
A.增强了商人的国家民族意识B.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突破了官府重农抑商的限制D.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政府自19世纪中叶进行教育改革以来,甲午战败后中央虽设有官学大臣,但其一方面要主持京师大学堂,一方面又要管辖全国学堂,职权混淆。这反映了
A.清政府教育改革徒有虚名B.官学大臣未能发挥作用
C.社会性质决定了改革无效D.教育管理体制尚待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06年11月6日慈禧皇太后和光绪帝发布了一个“五不议”的懿旨,将军机处、内务府、八旗、翰林院、太监等五个机构的存废问题暂且搁置。军机处继续存在,但改军机大臣为办理政务大臣,中央各部尚书也均得以兼任参预政务大臣,轮班值日,听候召对。由此,可知“五不议”原则
A.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阻力B.促使清廷改革陷入完全停滞
C.使清廷的反动本质彻底暴露D.旨在重塑晚清中央政府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的康格认为:戊戌政变后清政府的有些改革仍会得到保留和延续,因为,这里的人们普遍认为“皇太后和她的极端保守的顾问们某种程度也被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唤醒”。由此可知,康格的这一判断
A.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B.加强了对中国改革的干预
C.基于维护美国的在华利益D.预见了清末新政的可能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