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017-08-04更新 | 3356次组卷 | 8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07年9月的漫画《实行立宪》,漫画的构图以唱片机和人耳为主题。下图是作者风夫的画外之音:“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徒以虚声。”该漫画表明当时
A.光绪帝未采纳立宪主张B.民众反对西方娱乐方式
C.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B.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2021-11-16更新 | 528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初,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受命担任修律大臣的沈家本认为,须以“模范列强为宗旨”,当时翻译的各国法律包括法、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商事法律以及英美的公司法。清末以来,移植大陆法系民商法,但在亲属法和继承法以及物权法方面,保留了一些反映当时国情的制度。该材料主要表明清末以来,民商法的制定
A.积极回应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诉求B.完全照搬了大陆法系国家立法模式
C.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D.既仿效西方法律又考虑了本国实际
2021-04-07更新 | 351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81年,首批留美公派学生因逐渐洋化,被清廷视为大逆不道而提前召回;1905年后,新式学堂毕业或留学回国的学历却成为进入仕途炙手可热的凭证。这一变化
A.促进了清政府全面推广新式教育B.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适应了延续封建统治的现实需求D.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
6 . 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对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均主张“中体西用”B.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C.未能触及政治制度D.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2021-04-01更新 | 476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艺体部)历史试题
7 . 据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统计:1906至1912年间,中国出现的新式学堂数量和入学学生人数均骤增近三倍,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
A.民族危机加剧激发了民族意识
B.选官制度变革切断了传统仕途
C.民主革命浪潮推动了思想解放
D.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9-11-12更新 | 667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革命派几乎不注意此事,改良派反应也不热烈,甚至保守派都未表现出太多不满,农村地区的下层读书人虽然悲愤,却也无可奈何。这反映出当时
A.“新政”举步维艰B.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C.社会矛盾尖锐复杂D.新式教育日渐普及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5-04更新 | 81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大事记

1901《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主张分科递减科举中额,用学堂逐渐取代科举,以最终废除科举制度
1902《钦定学堂章程》经清廷公布,但并未实行
1904谕旨:“著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将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均归学堂考取。”
1904《奏定学堂章程》:对各类学校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及各类学校相互关系等作了详明规定。谕旨……甚至民国学制也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改进而成
1905谕旨:“著即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试亦即停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改革内容对传统教育的突破性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