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1年6月11日,清廷下诏停止“外侨”被“戕害凌虐”的45个府县文武科举考试五年,其中山西和直隶两省最多。此举
A.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B.说明清政府开始了废除科举制的试点
C.导致清政府统治的权威性严重削弱
D.加强了清政府对山西直隶两省的控制
2021-04-19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点对点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末“新政”期间,清廷颁布了《商律》,随后在各地出现了一些新型商会,这类新式商人团体明显打破了传统工商业“行帮壁垒”森严的弊端。新型商会的出现
A.增强了商人的国家民族意识B.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突破了官府重农抑商的限制D.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3 . 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2020-01-01更新 | 312次组卷 | 17卷引用:辛亥革命(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1年到1909年,清政府进行了“新政”。“新政”期间,新办59117所学堂,在校生超过160万,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1902年至1910年,新建厂矿企业约330多家,是1901年之前20年的两倍多;军事改革编练了一支具有现代化装备和素养的军队。依据材料,有关清末“新政”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满足了革命群众的要求
C.培植了新的社会力量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反映的是“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化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晚清选官制度变革
时间事件
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书院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1904年清政府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于官阶”。
1905年清廷下令停止科举考试,数以百万计的童生士子拥进新式学堂去寻觅新的出路。

A.致使近代教育体制转型完成B.体现“中体西用”的教育理念
C.促使旧式教育退出历史舞台D.推动了新式学堂教育的发展
6 . 下表为《1901—1905年清末新政措施一览表(部分)》。据此可以推知,清末新政
A.对官制进行改革B.对选官制度的改革
C.注重留学生教育D.成为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轨道。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
A.清末新政的失败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黄花岗起义爆发
D.革命党人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B.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C.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做了舆论准备D.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
2018-01-12更新 | 51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主要是由于
A.革命运动的高涨B.清末新政的失败
C.黄花岗起义爆发D.革命派积极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根据下表,清朝末年实行奖励出身制度,通过奖励方法来指定学生的出身。这最能反映当时
表: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
学堂种类出身
第一级分科大学(含通儒院)进士
第二级高等学堂、政法学堂、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举人
第三级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等贡生(优、拔、岁等)
第四级高等小学堂廪生、增生、附生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C.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化
D.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
2019-05-19更新 | 37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课时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