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4年12月《时报》刊载评论:“今日中国之言革新,不论保守党、进步党、急激党,莫不公认教育为当今唯一之问题矣。即就教育而论,不论官立学堂、民立学堂,莫不公认师范为当今唯一之急务矣。”这反映了清末
A.“新政”以教育改革为第一要务B.各政治派别均主张兴办官立学堂
C.废除科举推动了教育的发展D.时代变革对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2 . 晚清以来,科举制度遭遇了一个持续的、递进的批判过程,龙其是甲午、戊戌前后,批判科举达到高潮。晚清先进人土批判科举制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的推动B.社会变革的迫切
C.民族危机的加深D.反清斗争的需要
3 .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中国近代史上,与该说法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二次革命B.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 .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创办公共藏书楼的主张;至1897年维新派共建藏书楼51所。1906年,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奏请清政府设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之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大臣纷纷上书奏请设立图书馆,以开民智。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政府兴办近代图书馆的热潮。由此可知,近代图书馆的设立
①受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                 ②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③受到了清末“新政”的影响                    ④推动了清政府的政治制度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1905年,京师大学堂举办了第一次运动会,校方特别强调开运动会的目的是培养青年“临事不辞难,事君不惜死”的精神,还要运动员一再高呼“皇太后圣寿无疆,皇上圣寿无疆”等口号。这反映了
A.新式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B.体育强国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C.中国教育从传统向近代嬗变D.近代学堂开始重视体育运动
2022-01-19更新 | 19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末新政开始后,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材料的做法
A.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B.延续了科举制度寿命
C.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D.有利于减小变革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1年清末新政实施后,留日学生逐年增多,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形成留日高峰。1909年美国拿出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支持清政府发展留美教育,中国留学生的流向又开始转向美国。清末留学潮的兴起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
C.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商部,下设四个司,其中保惠司主要负责处理商务,平均司主要负责农林牧副业,通艺司主要负责近代工矿、交通事业,会计司主要负责税务、银行、货币、度量衡等事务。这反映出清政府
A.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B.为政治变革积极做准备
C.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D.意在扩大政府财政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下表,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晚清时期(     
晚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单位:百万两白银)
1849年1893年1908年
土地税32.835.6102.4
杂税6.565.0
盐税5.015.345.0
国内关税4.71.16.7
海关14.732.9
厘金17.140.0
总计42.590.3292.0
A.推行新政加剧社会矛盾B.农耕主导地位不断强化
C.政府财政危机彻底解决D.出口贸易数量不断增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02年以后,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出现了商业会议公所、商务公所等组织。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要求凡属商务繁盛地区,皆宜成立商务总会。此后,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将原来的商务公所改为商会,其他地方的商会也纷纷建立。商会的出现
A.表明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近代化潮流B.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C.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D.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