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不久(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持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这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面对缺乏频率资源、没有自己的原子钟和芯片等难关,广大科技人员集智攻关,首获占“频”之胜、攻克无“钟”之困、消除缺“芯”之忧、破解布“站”之难,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北斗秉持和践行“世界北斗”的发展理念,在覆盖全球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全球、用于全球。从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到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再到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中国北斗不断走向世界舞台.

——-摘编自《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预防性质的新冠肺炎疫苗一直备受关注,新冠肺炎疫苗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人们的心。截至2020年7月,全球共有17种新冠肺炎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国内则至少有6种国产新冠肺炎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康希诺生物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联合开发的Ad5—nCoV疫苗走在前列。但是,疫苗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国外某研究机构研制出的疫苗在动物身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可能有部分保护作用,但是对预防新冠肺炎来说是不成功的。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精神,并分析新时代“北斗精神”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对待科研创新应有的态度。
2020-12-3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暗的中世纪在15世纪中叶戛然而止,而中世纪与近代最大的分别就在于科学地位的变更。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重新恢复活カ,随着战争与商业贸易的兴起,欧洲民众开始打破桎梏,商品经济的繁荣催生了手工业工场的兴起,而手工业的兴盛也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对于市场的需求也促使欧洲的新贵开始了海外扩张的“新航路”运动,更重要的是,商品经济打破了原来地主对财富的垄断,新的资产阶级新贵开始登上历史台。他们是新技术、新科技的最主要推动者,也是最主要的受益者。

——摘编自毛克盾《中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比研究》

材料二1960年代开始,西方科学书在中国大量翻译出。广学会,京师同文馆是当时重要的出版机枃,广学会例重家教、经学,京师同丈馆多重外文、历史,但都块乏价值较高的科学译著,教士约輪、傅兰也是料传输者,由于语言差异及目的不同,国而准确性与严谨性不足,影响有限,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中,容宏、詹天佑等留学生群体异常重视西方学技术的引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系统与全面。此外,社会各界创办的各村新式书院,并在书院中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展示大量科技书籍和仅器。社会中各团体、协会,各种科学杂志都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引进。

——摘编自毛克盾《中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比研究》

材料三 不管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还是新文化运动,政治理论无不深深打下了近代科学的烙印。在西方器物的刺激下,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首开风气,科举制度逊渐被打破。造就专业新型人才成为社会需要,创办新型教有机构成为历史必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引进,报刊杂志广泛发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在西方科技的引进与传播中,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新的知识分子群体。社会阶层不再像传统士、农、工、商那样一目了然。学习西方技术迳渐从被动变为主劬,从自发变为自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最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

——摘编自王、周有平《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与中国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推动近代西方科技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背景与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西方科技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2020-12-22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建立与印度的通讯,英国需要铺设一条伦敦与加尔各答之间的电报线路,而这条线路必须经过一段伊朗和土耳其之间长期存在争端的领土。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政府介入了这场领土争端,并向双方施加压力,最终英国促成了电报线路的铺设……有的英国电报线路穿越非英国领土,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英国铺设了缺乏经济价值的远距离电缆,此外,力图将电缆通过的领土置于自身的控制之下。在1882年征服埃及的过程中,寻求电报安全的目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一军事行动中,东方联合公司积极支持英国将埃及变成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摘编自袁伟华《通讯技术在大国战略中的作用》

材料二   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请设电线(注:即电报线路)之态势,清政府并未示弱,而是针锋相对,与之展开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较量。此间,清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可说是实行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政治总动员,并根据传统治国理念及新近传入的西方近代思想,制订出“力为设法阻止”的应对方略,取得清廷内外、朝野上下口径及行动的一致,为最终抵制列强的企图奠定坚实的思想及组织基础。此构成清政府与列强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合作”的一面,从而展示出这一时期中西关系中非同“常态”的历史景状,并提示对维护信息控制领域的完整性,清政府的态度是何等坚决。较量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列强可在中国领海铺设海线、但线端不得上岸、“庶界限分明”的格局。

——摘编自夏维奇《历史的另面: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的较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九世纪英国铺设国外电报线路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应对列强要求铺设电报线的态度及措施,并简述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在铺设电报线路方面有何差异。

4 . 材料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1957年,吴孟超等“三人小组”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找到了打开肝庭禁区的钥匙。他实施了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首创“常温下间歌肝门阻断切肝法”,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肿瘤切除手术,一步步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吴孟超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我国培养一批又批医德高、医术精的肝胆外科人才。他倡导规范化医疗,不给病人重复做检查。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500万奖全,他却把奖金全部捐出。

——据《吴孟超,最美奋斗者》《吴孟超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孟超对新中国医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吴孟超先进事迹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0-05-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材料 尼尔·斯玻尔(1885-196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1年创建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任所长,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21年-1930年间,玻尔真诚邀请来自美国、苏联、日本等17个国家的63位物理学家相继访学研究所,其间三分之二的人不满30岁。他们中有对玻尔理论提出强烈异议的海森堡,也有对玻尔批评从不留情的泡利。他们两人一组或者多人一组进行开创性地、深入地持久地讨论、研究,玻尔最为年长,但非常活跃、乐观,经常和青年们一起背上背包去旅行,很多物理问题和哲学思想的讨论就是在旅途上或在小客栈里进行的。玻尔的量子化原子模型、海森堡的测不准理论等给量子理论这一深奥的课题带来了光明。二战后,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各人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工作去医治战争的创伤,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虽然事先没有任何约定,但所有的人都为同一种精神所驱使。这种精神就是“哥本哈根精神”。
(1)根据材料,概括“哥本哈根精神”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哥本哈根精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材料二 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