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做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16653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实验和科学创新。学会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在此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创立于美国。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大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1918年把社所迁回祖国。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做了规定。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办《科学》月刊。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第三,创设研究所。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技社团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并分析各自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并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通常认为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摘编自顾伟列著《中国文化通论》

材料二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1992年,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200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摘编自《中国航天大亊记》

材料三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成立促进自然知识研究的皇家学会。……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简析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促进科技发展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中国的地图测绘历史悠久,并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初,由于国库空虚,扩展封建王朝农田税收的需要促进了地图测绘的发展。洪武二十六年,完成了明代第一次全国性的田土面积测量。为巩固明朝的政权,朱元璋还对边陲要地设边防重镇,为掌握军事部署和防务情况,也曾测绘过不少军事防务地图。明代对行政区划和疆域非常重视,要求各地定期测绘地图,并规定三年一报”,测绘了大量区域性地图。朱棣即位后出于宣扬国成的政治目的,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航海图》,测绘水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高峰。

清代初期,政权亟需巩固,同时又要抵抗来自北方沙俄的侵略和骚扰,因此清政府非常关心国家版图范围内的地图测绘。康熙时期国力日益强大,清政府从康熙四十七年开始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进行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地图测绘,并绘成《皇典全览图》。无论从其精度还是范围来看,《皇舆全览图》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在《乾隆十三排地图》完成之后,清朝实际测量经纬度和地图测绘活动基本停止,直到鴉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挽救危亡命运,才开始再度重视地图测绘。

——马晨燕《对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政治依附性的评价一一以明清时期地图测绘为例》

材料二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会典馆”,会典馆通知各省测绘《大清会典舆图》,并对《大清会典典图》的测制提出了若干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规定地图的方向为国际上通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各省要实测经纬度和地形等等,1899年编成《大清会典典图》。在此次测绘中首创两级测绘机构,测得全国经纬度点网和地图,编制省级地图集,标志着中国传统测绘技术向近代测绘技术的演进。此外,还编制了《西藏图考》《中俄交界地图》,仿效西方编制了《筹画中国铁路轨线全图》《大清邮政公署备用典图》《中国矿产全图》等。

——马晨燕《清朝时期中国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至清中叶地图测绘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与明至清中叶相比,分析晚清时期地图测绘的变化。
(3)根据明清时期地图测绘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2021-01-3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删裁繁重。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邀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 坚定专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鉴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 67%。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7世纪晚期,欧洲医学活动的中心移到荷兰的莱顿。西尔维斯在那里牢固确立了临床传统。伯尔哈韦在这里发展了临床方法,他对病人进行富有同情心的治疗,真诚渴求从自己观察来理解疾病。他激发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影响了18世纪医学的发展。18世纪末,马修贝利撰著了一部专门图解人体病理变化的著作——《病理解剖学图谱》。贝利写道:“人体各个部分的自然结构都已得到了十分细致的研究,因此,解剖学可以说已达到了高度完善。但是,我们关于疾病引起的结构变化的知识却仍然很不完善。”19世纪早期,病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在英国扎下根来。在这欧洲处于动乱的时期中,英国引导着理智进步。

——摘编自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 技术和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0-11-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平定边疆叛乱、收复台湾等军事斗争的需要,清朝前期十分重视西方火器技术的引进和仿造。康熙朝设内外火器营,各省设乌枪营,由满洲和蒙古兵组成。此时的火器专家戴梓发明出可连发28发的连珠火铳(机关枪的早期形制)和类似于榴弹炮的子母炮等先进火器。乾隆以后,社会比较稳定,国防科技逐渐衰落。到鸦片战争前夕,清军的火药技术依然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火炮管理混乱,没有形成定,期造换制度。舰船装备性能落后,实战经验严重不足。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国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军事自强”成为了洋务派的重要工作。清政府先后创办了.

30多个兵工厂;1866年,福州船政局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蒸汽规船建造工业的诞生:科学家龚振麟用新法铸造火炮,改进配制火药的工艺;1868年,江南制造慈局设翻译馆,其中与军事技术有关的译著还60多种200多卷;晚清政府还兴办了各种军事技术专业学堂,如1874年建立的操炮学堂等。

——据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卷》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可能存在的核威胁,中共中央确定了发展核武器、导弹事业的方针。围绕“两弹一星”,1956年,毛泽东组织编制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原子核技术等6项需要率先突破的领域,触角伸向当时前沿高科技领域。中苏两国科学院、高教部门展开对口合作,相继建立了航天、航空、船舶和核工业,整顿了兵器工业。60年代以后,中国的武器装备生产开始步入自行设计、自行制造为主的新阶段。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科学家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为国防事业留下了重要的精神遗产。同一时期,新中国先后成立了原子能研究设计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创办了军事工程学院等一批技术院校,培养了大批国防科技人才。

——摘编自刘祖爱<毛泽东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基业的奠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国防科技的发展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