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上层阶级的商人和贵族能够轻松地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活动。只有穷人和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之上,并且在外出时需要通行文书。对外护照就是一封王室信件,是授予大贵族、教士和其他王室保护者的一种恩惠。19世纪,对革命的恐惧刺激着护照办事机关的发展。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所导致的恐慌使各国政府努力把护照制度推广到普通百姓。但是,也有一种对国内迁移和国际移民普遍放松控制的趋向。正是在19世纪后期,由于担心劳动力流动引起的后果,政府对跨国界的迁移施加了更进一步的严格控制。

——摘编自夏继果《全球史读本》

材料二   同期亚洲地区也经历了一个相似的过程。在印度,护照制度的扩张已涵盖普通商人和旅行者。这首先是欧洲公司实施垄断的结果,这些欧洲人之间因竞争而互相嫉妒。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谨慎地记下其领地上所有来自外国的欧洲人。唯恐他们创建有竞争力的商业公司。亚洲国家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垄断帝国主义,制定了自己的对策,把外国商人和相关人员限制在特定的地点,并控制本国臣民与他们的关系。1819世纪中国的国家贸易公司一公行(Cohong)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例证。在广州,所有外国人都需得到上家商人的委派。

——摘编自埃文斯《竞逐权力:18151914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欧洲护照制度演变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18~19世纪欧洲、亚洲护照制度演变的不同点。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评护照制度与移民运动的关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规定,缴纳10美元登记费即可领有西部160英亩的土地作为份地,耕种5年后即归其所有。法案大大激发了东部贫民、南部解放黑奴、欧洲新移民西进的热情。截止1875年,西部各州共吸纳人口400多万人,其中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的移民高达100多万。为开垦土地、开发矿山、修筑铁路,许多当地印第安人遭到驱逐、屠杀,被迫迁至荒凉偏僻的保留地

——摘编自田雨《近代美国西进拓荒运动的遗产》

材料三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央提出西进新疆、安边固疆的号召,要求驻疆部队积极拓荒生产。1950年,进疆部队垦荒5万多公顷,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菜全部自给。1954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此后,全国各地大批复转军人和科技人员西进新疆,加入兵团行列。兵团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保护维吾尔族同胞利益,他们向沙漠要良田,在戈壁建新城。1962年,初步建成2000多公里长的边境沿线林业带。1966年,兵团总人口达到148.54万,拥有农牧团场158个。

——摘编自兰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西进拓荒”与中国“西进新疆”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西进新疆”的重大意义。
3 . 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改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2020-10-14更新 | 287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沿江沿海地区是近代中国的精华地区,而内地则是落后地区。近代人才、资金纷纷流向精华地区,致使城乡分化更为严重,从而形成双元经济。以下关于双元经济出现主要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继续B.列强入侵导致区域失衡
C.近代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D.近代中国国内战争频繁
2020-06-28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