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波斯帝国在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等地之后,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每个行省由国王任命的波斯人担任总督,总督的职责是受理诉讼、征收赋税、保持境内安宁、监督下级官吏,并有权铸造银币和铜币。据此可知,波斯行省
A.强化了波斯君主的专制权力B.总督拥有地方的军政大权
C.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策略
2 . 秦统一后,皇帝既是国家首脑,又是全军统帅,军队严格执行玺、符、节制度。太尉只有带兵权,没有调兵权和发兵权。这一设计
A.降低了军队战斗力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彰显了帝王的功绩D.分化了宰相权力
3 . 元明清以来的省制,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山西指太行山以西,湖南与湖北指以洞庭湖为南北之界等。这样划分政区界有利于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农业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
C.区域政治文化的趋同D.维系地方政权的独立自主
4 . 属国制度是两汉政府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实行的一种地方民族管理体制,属国居民“因其故俗”,允许保留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由政府任命属国都尉领护。这一制度
A.是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的延伸B.开创了改土归流政策的先河
C.使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D.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夫纠察之官,是持邦宪,耳目之任,以司君听。”据下表可知,唐代
时代监察官事迹
唐高祖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诚直,指陈得失,无所回避,被提拔为侍御史
唐太宗侍御史张行成“纠劾不避权威”为官员所忌惮
唐代宗苏州刺史李栖筠觐见代宗“敷奏祥明,不事权贵”,留任御史大夫
A.监察制度已逐渐完善B.监察官最受皇帝重视
C.监察职能产生了变化D.监察有助于社会治理
6 . 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丞相与九卿的行政机构和隶属关系明确,形似现代国家的政府总理与下属各部部长。据此可知,秦朝
A.构建了完善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B.中央机构设置对后世影响深远
C.中央行政机构设置水平领先世界D.中央政府行政机构具有合理性
7 . “节”从秦发展而来,持节,手持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临时授予特权的标志物,持节吏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大权。下图为出土的汉代持节吏的画像砖。由此可推断当时
A.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变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地方的行政权力扩大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